2020年4月27日

大主教復活節牧函

大主教復活節牧函

各位主內弟兄姊妹:

願復活主的平安,常與你們同在!

今年的復活節,在世界不再一樣的境況下靜靜到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球,直至執筆的時候,已經有百多萬人受感染,奪去七萬多人的生命;香港就有九百多人感染、四人死亡。許多地方採取嚴格的抗疫措施,訂立守則嚴厲規限民眾的日常生活、社交往來和宗教活動。無情的衝擊,甚至挑戰和摧毀了大家引以為傲的經濟體系、社會保障制度和政府管治能力。無數人因為經濟受創而無以為生,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今次疫情,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人類面對最具挑戰性的危機和最嚴重的災難,估計會導致全球2,500萬人失業,經濟損失高達26萬億港元。

經濟動盪,民生受創固然令人憂心,但生命的逝去,更是悲慘和令人恐懼的事情。一名中國女作家在日記中提到:「疫情中感覺最悲傷的是死亡,熟人的死亡,同學的死亡。」年輕的意大利女護士哭着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人死亡,推出去的屍體,就像流水一般源源不絕。」在疫情之下,許多長者在醫院臨終時,沒有親人在旁安慰,教宗方濟各為此深感震驚和痛心。

人面對這樣的困苦境況時,信仰自然受到挑戰,對上帝的信靠也會動搖,不其然會問:「上帝在哪裏?」「上帝為何見死不救呢?」「疫情何時結束?人們的日常生活何時才能恢復正常?」要解答這些問題並不容易,但我們或許可以從復活節當中,了解在逆境中上帝與我們的關係,以及如何面對這史無前例的挑戰和災難,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耶穌基督」。

假若我們沒有完全接受耶穌基督死亡的事實,就難以慶祝他復活的偉大奧蹟。耶穌在順服中面對死亡的黑暗和等待復活,天父也使他從死裏復活。聖經和早期教會都不是說「耶穌從死裏復活」,而是說「上帝使耶穌從死裏復活。」耶穌從死亡到復活,皆因他能順服上帝,所夠經歷此信心的跳躍,我們作為基督徒,也要學習去經歷此順服的功課。

主耶穌從死亡的黑暗中凱旋復活,他贏得了凱旋,因為他戰勝了死亡;而我們作為他的信徒,也同樣要經歷這份凱旋,並毫無疑問也會復活,這就是說,上帝是不會死的,他同時又賜予我們最驚訝和最美好的禮物,就是我們也可以復活。因為主耶穌從人的血肉軀體中復活,也因如此,我們作為人,同樣可以克勝死亡的轄制。黑暗的勢力表面上仍在得逞,但其實主早已戰勝了它。我們一定要信靠這位凱旋的主,不可再讓黑暗轄制我們。

基督徒因着主耶穌的復活而成為滿有盼望的人。這份盼望,並不是一種毫無事實根據,只有表面和誇張的樂觀。這盼望就是要緊緊信靠上帝。救主受難日是一個黑暗和死亡臨到我們中間的日子,翌日也是空虛憂傷的一天,這兩天令人十分困苦和失望。但到了救主復活日,則是充滿生命和喜樂的一天,如同黎明一樣必然來到。死亡,也就是最後的敵人,已經完全戰敗。

今天,我們受疫情影響,也是處於黑暗的日子當中,如同仍在充滿痛苦、憂傷、恐懼和死亡的救主受難日,但救主復活日就使我們有能力和信心去面對這一切困苦,和滿有盼望的克勝一切。因為我們知道,每一個救主受難日之後,救主復活日必定會來臨,好像黎明在黑夜之後一定來到,同時,最好的消息,就是我們不用等待死後才得享復活,因為我們在今時今日的困境中,也可以經歷復活的生命,而且可以與人分享這復活的生命。所以我們必須向上帝開放自己的心靈,謙卑地信靠他。

在面對疫情的這個時刻,我們可以思考和反省幾件事:

第一,我們深信,使耶穌復活的天父,在我們陷於困境的時候,必定會帶領我們,並與我們同在,天父在主耶穌受苦受難時並沒有離棄他。在聖公會的聖餐禮文中,便清楚說出天父上帝在任何時候、順境逆境都在看顧我們:「創造主啊,我們因着服從你,便可以治理和服務一切被造之物,當我們不服從你而遠離你的時候,你卻沒有放棄我們。」在詩歌《晴天雨天》中有兩句歌詞,也說明了主耶穌對我們的安慰和應許說:「神應許說寸步也不離」、「神定會保守我前行」。

第二,懂得感恩。疫情提醒我們,平日得着上帝或別人的恩惠時,很多時都會忘記感謝,反而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有一則未經證實的消息說,意大利有一名93歲的長者住院,他在病情好轉之後,醫院要他支付一筆昂貴的呼吸機費用,他知道後放聲大哭,醫生慌忙勸他不要為了帳單而憂心,但這名長者接下來的一番話,卻使在場的醫生也流下淚來。長者說:「我不是因為要付錢而哭,因為我付得起來。我哭泣,是因為我已經呼吸上帝賜予的空氣93年,卻從來不用付錢,但在醫院裏使用一天呼吸機,便要花五千歐元。你們知道我欠了上帝多少錢嗎﹖我以前從來未有為此而感謝上帝!」這消息的真假並不重要,但其中的重點是在提醒我們,當還可以自由和免費呼吸空氣的時候,別忘記凡事感恩,向上帝或別人道謝。有兩句廣東諺語便是提醒人不要忘記感恩:「得人恩果千年記,得人花戴萬年香。」

第三,人在疫情中,到底甚麼是最重要的呢?今次疫情十分「公平」,疫情的擴散,是無分國界,無分彼此,無論你是甚麼種族、膚色、宗教、地位、性別、 年齡、政見,都隨時會受到影響。人類引以為傲的一切保障、成就、制度和產品,以及窮一生精力追求的物質、財富和榮譽,在這疫境中都於事無補。比爾蓋茨一針見血指出,在今次疫情中,提醒人只有食物、水、藥品才是我們的真正所需。他的話讓我們明白,人類面對這種災難的時候,一切奢侈品,甚至堅船利砲、核彈火藥,都不能派上用場。

第四,疫情提醒我們,除了比爾蓋茨提及的三樣重要必需品外,還有一樣最重要的,就是愛。

英國一個電台節目主持人指出,疫情驅使全世界的人慢下來思考,人到底有多偉大、人的控制能力到底是何等脆弱。那麼,到底甚麼是最重要?就是愛。

愛別人是復活生命的表達。一個為人而活的生命,就是一個復活的生命。網上有文章指教宗方濟各曾經說過一段話:「河流不會喝自己河裏的水,樹木不會吃自己的果實,陽光不會照耀自己,花草也不會為自己而散發香氣。為他人而活是大自然的法則。我們都要為別人而活,不管環境有多困難,都要愛護和幫助別人。你快樂時,你的日子就是美好的;但是當別人因為你而快樂時,你的日子就更加美好。」

在疫情中,我們要多關心身邊的人,支持為我們辛勞的醫護人員,以及所有盡忠職守參與抗疫的政府人員,更要關顧社會上匱乏無助、失業、停工、有急切需要的弱勢群體。我相當喜歡以下的一段禱文:「疫情期間,也許我們無法張開雙臂彼此擁抱,但願我們找到傳遞愛的方式,成為上帝慈愛的懷抱,去擁抱我們的鄰舍。」

各位弟兄姊妹,在此疫情裏,我們要祈求上主施恩,開啟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相信主耶穌勝過死亡的凱旋,讓我們懷着信德和望德,勇敢地生活和邁步向前,因為那位愛我們的主耶穌,已在我們之前走過這條復活之路。他安慰和鼓舞我們說:「我對你們說了這些事,是要使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過世界。」(約十六:33)

最後,讓我借用英女王上周就疫情發表的特別講話中幾句說話鼓勵大家:「或許我們要承受更多橫逆,但美好的日子將會重臨,我們一定能再與朋友、家人相聚,『我們會再相見』。」

願天父賜福各位弟兄姊妹,勇敢和平安地在疫境中,度過一個喜樂、滿有盼望的復活節。

+ 鄺保羅


註:資料來源自香港聖公會教省網站,詳情請點按此處

最新教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