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現期

教會早在三世紀已將每年一月六日定為「顯現日」,又稱為「顯現節」,是繼復活節及聖靈降臨節後,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西方教會(天主教及更正教)都以十二月廿五日為慶祝耶穌誕生的日子,而東方教會(東正教)卻選擇在每年一月六日——即今天西方教會的顯現日,慶祝一個「遲來的聖誕」!他們把這日定為聖誕日。其實在主後三世紀末,北非亞歷山大港的基督徒已經將一月六日定為聖誕節——當時西方教會還未出現聖誕節。他們甚至認為耶穌的出生和受洗都發生在同一個日期,即同月同日,只是年份不同。自四世紀初,東方教會便以這天為普天同慶的日子,慶祝聖誕節。

顯現節(Epiphany)原出於希臘文,意思是「出現」或「彰顯」。但只用於形容與神明有關的事情。東正教會認為顯現日十分重要,因為他們相信:聖經記載救主基督的誕生和受洗,目的是要證明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正因為顯現日與耶穌受洗有着密切的意義,所以他們更會在顯現日前夕舉行聖洗禮。東正教會對顯現節的重視,不下於復活節和聖靈降臨節。西方教會因為已選擇了十二月廿五日作為慶祝救主的誕生,所以顯現節的意義,便集中思想向異教徒啟示基督是上帝,祂是彌賽亞,是世界的救贖者。

其實顯現節的歷史較聖誕節的歷史更悠久,早在主後二百年便有提及。然而,顯現節的出現——像聖誕節一樣,相信是與當時的異教徒在冬至當日,慶祝與「光」有關的習俗有關,後來更在顯現期加插記念東方智者朝聖的事蹟。

但西方教會要到主後四世紀才開始慶祝這個節日,最早見於今日的法國南部。該地區的基督徒開始採納東正教會的傳統,後來逐漸傳遍整個歐洲。而西方教會慶祝此節日有三個重點:

  一、東方智者的來訪;

  二、主耶穌的受洗;及

  三、迦拿的婚筵。

東方智者本身不是猶太人,所以他們代表着地上萬國萬族的人。假若聖誕節是上帝藉着基督向選召的子民啟示祂自己,那麼顯現節便是上帝向普天下人彰顯祂自己。所以顯現日的經課便出現東方智者的事蹟。這幾位智者帶來的禮物有着重要意義:黃金表明基督是王,乳香表明祂是祭司,而沒藥預表祂的死亡。

今天,讓我們也仿效這幾位智者,獻上自己最珍貴的禮物,就是我們的生命,以顯明祂就是世界的主和救主。

註:
1) 上文轉載自香港聖公會禮儀專責委員會「顯現期崇拜禮文」第2-3頁之顯現日釋義內容。禮文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