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受難日

聖周五,亦即是耶穌受難日,是基督徒記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受難的日子。根據記載,耶穌於公元三十三年猶太曆法尼散月十四日上午九時左右被釘十字架上,至下午約三時左右死亡。

早期教會原本只在記念耶穌復活的星期日才舉行節慶活動,並訂定這日為「主日」。在每個主日,教會不僅慶祝基督的復生,亦同時記念基督的受難和死亡。到了四世紀,教會已把「主復活日」作為每年度最重要的節日,東方教會更以這一天為每年禮儀年度的開始。而這又使每個「主日」原本作為記念基督的受難、死亡和慶祝基督復活的日子,逐漸把重心放在慶祝基督的復活,而把記念基督的受難和死亡安排在每年的主復活日前舉行。因着耶路撒冷教會每年都會舉行聖周禮儀,西方教會也相繼效法,把聖周的每一天定為聖日,藉此鼓勵信徒參與聖周禮儀,準備自己,進入記念基督耶穌的受難與死亡,和慶祝基督復活的生命裏。

教會把基督受難當天稱為「Good Friday」,許多人會覺得這個名稱不太合適,又因中文無法直接翻譯出來,所以便根據發生的事件譯作「基督受難日」。有人認為「Good」這個字是從「God」變化而來,意思是「God’s Friday」(上帝的星期五)。也有人相信「Good」表示由耶穌的死亡帶來的救恩對世人是最上好的禮物。

「基督受難日」禮儀包括三個部分:聆聽聖言、十架敬禮(Veneration of the Cross)及共領聖餐。在聆聽聖言中,將誦讀舊約以賽亞書及新約希伯來書兩段經課,前者預言基督就是上帝所揀選的「受苦僕人」(Suffering Servant),而後者則強調基督是為世人向上帝獻贖罪祭的「大祭司」(High Priest)。此外,又會讀出基督受難之福音經課,近年來教會也越來越普遍地採用對話的方式誦讀,這都是為了加強信徒對基督受難事蹟的領受。

「十架敬禮」也是教會十分重視的一項記念基督受難儀節。這禮儀最早出現在耶路撒冷教會。在「聖道禮儀」後,主禮會將十字架安放在聖所前,讓信徒走到十字架前,以禱告、親撫或親吻等方式,表達對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難,所作出愛的回應。

在「十架敬禮」後,主禮將邀請信徒來到聖壇前「共領聖餐」,所領受的聖體(聖餐餅)都是在聖周四晚上舉行的「設立聖餐日」崇拜中所祝聖的。

教會按照歷來的傳統,在聖周五及聖周六內,除了修和禮儀、臨終傅油禮儀及緊急洗禮外,一概不舉行其他聖事。縱使當天必須舉行喪禮,也要保持安靜的氣氛,不宜唱詩或奏樂。

(上文轉載自香港聖公會禮儀專責委員會「基督受難日救主受難紀念禮儀」第1頁。禮文請按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