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在聖馬利亞堂的日子〕的消息

莊思慧

發佈日期: 2012年9月01日
作者 : 莊思慧口述
 

我是在70年代初期,由一位住在附近的姨姨帶我到聖馬利亞堂的。 那時候, 聖馬利亞堂的副堂既是幼稚園,也是小朋友上主日學的課室。印象中,那時候的“課室”與“課室”之間只以間板相隔, 但上課時卻不覺得嘈吵, 我們有時也會借用旁邊的聖馬利亞堂中學作活動場地。當時,小孩子都沒有什麼娛樂,故此每星期上主日學便成為我最期盼的活動。另外, 我特別喜歡親近教導主日學的大哥哥,如王佑榮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及王佑成兩兄弟。就好像他們擔當了因工作關係而不常在港的父親角色。我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十號風球時仍堅持媽媽背我回教堂上主日學當然那天的教堂十分冷清。

 

 另外,副堂也是教會舉行堂慶的地方。當時,教會通常邀請酒家到會,也會借出廚房給酒家廚師準備食物。酒家也帶來十多張紅布、有轉盤的大圓桌及多張木摺椅供會眾使用。副堂好像酒家似的,場面十分熱鬧。直至現在,我的家人還保存著早年堂慶紀念品呢!

聖馬利亞堂六十週年堂慶紀念品
 

那時,未滿十三歲的小孩子還未可以上慕道課堂。因此,我在十三歲時才完成課程,在同一日接受聖洗禮及堅振禮。

 

70年代末,青少年部仍是只有一個團契,當中再分成三個小組,那時稱為三個家。為了讓青少年人有更深入的交通,我們以性別俱分小組。男團友人數較多,故有兩個家全是男孩子,而我就加入了唯一由女團友組成的馬利亞家。三個家的活動在同一時間進行那時,中一生才可以參與青少年部的團契,我卻在小六時隨哥哥上團契,成為當時馬利亞家年紀最小的一員。團契的氣氛很好,大家也很願意開放自己,打破年齡的界限,互相分享。在團契裡,兄弟姐妹之間關係很密切坦誠,會互訴生活困難,在人前哭泣也沒有什麼難為情的。我的團契導師如張萱、林秋月、劉偉祥、陳詠琴等對上帝、聖經知識的追求也很熱切。現在的年青人會晚上進修碩士課程,他們則拍拖讀神學。相對現在,團契雖以年齡區分,兄弟姐妹間卻沒有往時的密切。  

      我沒有特別熟稔的牧者,但
王健華牧師卻是我印象較深的一位。他是當時少數會與年青人一起查考聖經的牧者,也讓我們對聖經提升了興趣。
 
王健華牧師及師母到訪聖馬利亞堂參加主日崇拜時合照(2012年8月19日)
前排左起:王健華牧師、師母
後排左起:關美貞, 林秋月,劉陳詠琴, 劉偉祥, 莊思慧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