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知多一點點的消息

(十五)領聖餐前準備

發佈日期: 2010年1月15日
作者 : 王健華
 
 

(十五)領聖餐前準備

王健華

 

繼大祝謝文後便是虔領聖餐與及領餐後的感恩和祝福等,現分四期釋述如下:

            1. 領餐前準備:

       1.1. 主禱文:

上期釋述大祝謝文時最後用阿們回應,已清楚表達了這是完整的一個段落。而現今將主禱文放在此處,目的是顯而易見,是作為領受聖餐前的整個人心志靈性上的準備。                     

初期教會崇拜時,主禱文放在那一環節,並非固定。約到六世紀末,才確定放在領餐前作為準備,並且加上一句前言和結語:前言為「遵照救主神聖的教訓和祂的救贖,我們滿有信心的禱告」;而結語的部份,最初是由主禮牧師領禱(個人宣讀)──由前言「遵照救主」開始,一直唸到「不使我們進入誘惑」;而會眾(和詩班)就在這時回應「救我們脫離兇惡」;而牧師會再回應「主啊,我們懇求,拯救我們脫離兇惡」作結。

禮儀輾轉發展到現在,我們禮文第二式中的主禱文,仍作領聖餐前準備心志之用,而前言則改為「現在遵照我們救主基督的教訓,我們禱告說」;再用了馬太福音的主禱文作祈禱之用,以前的結語則不用了,使祈禱更完整暢順更遵照聖經的說話去禱告。

1.2. 擘餅:

      擘餅可從四個角度去看:

1.      純是實用原則——餅(麵包)要擘開才可分派給領餐之會眾。

2.      仿傚救主在最後的晚餐所作的,這是不少禮文特別是1662年版公禱書的觀點。

3.      這是象徵性表達救主身體在十字架上被折斷。但值得深思的是救主身體是否被折斷呢?(參約1936)

4.      這是象徵我們全是一體分享一個餅。(參林前1017)

 

初期教會沒有太多談及擘餅,所以擘餅這行動似乎是傾向實用性,主要是將麵包擘開作分派之用。甚至後來將餅代替麵包,擘餅這禮儀動作仍保留,聖古斯丁是第一位以擘餅作為「我們是一體分享一個餅」的解釋。 其後有更多意義賦與此擘餅的禮儀動作中。而我們現今的第二式,亦參照林前1017我們同屬一體一同分享這餅的屬靈意義,亦值得留意這是聖禮行動四個部份的第三部份(之前的兩個行動是在大祝謝文中的「取餅」與及「祝謝」)就是擘開,然後在唸完接著的禱文和邀請詞後便是第四個禮儀行動—「拿著吃」,領受聖餐。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