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分享的消息

8月13日訊息

發佈日期: 2025年8月15日
 

信經靈思(二):「全能的父」

莫冠文牧師

 

上次講到,信經一開始就宣認「我們信獨一的上帝」,但是這位上帝除了「獨一」以外,他是怎樣的呢?信經用一個充滿慈愛的身份來稱呼他,「父親」;這正如主耶穌教導門徒祈禱時的稱呼一樣: 「我們在天上的父」。

說起 「父親」,華人的信徒也許與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有著共通之處,就是父親代表著權威、秩序甚至懲罰;以致我們與父親的關係或許存在著疏離。遺憾的是,我們也往往以威嚴的父親形象來理解上帝。但所幸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我們對人性的更深認識,我們越來越感悟父親不一定代表著硬梆梆的規矩與權力,父親也與母親一樣,分擔著令兒女安全、安心、快樂成長的職責,展現柔情、理解、共感,表達情緒,這些也是父親的義務,甚至是應有的權利。

與其讓地上有限制的父親形象來影響我對天父的理解,不如讓我們不斷地以天上慈父的榜樣來完善地上的父親。上帝作為我們的天父,充分地向我們展示了他無微不至的供應,他為我們訂立相處的法則的同時,也希望我們能進入與他的愛的關係。如果說舊約的天父形象,更加側重規則和懲罰,那麼在新約耶穌基督所啟示的天父,則揭示了上帝在規則和尊嚴的背後、那種慈悲的父愛;這種愛使我們對上帝的誤解得到了糾正和完全。

而我們也應當用這種完全的父愛來理解什麼是上帝的 「全能」。過去,我們以為「全能」就是指上帝無所不能、為所欲為,要不就是獨裁君主、要不就是有求必應的阿拉丁燈神;因此,當災難來到,我們就會質問為何「全能的」上帝沒有「能力」解決災難,或者我們的困難,上帝為何不施展他的「全能」來救助我們呢?但是,如果上帝的「全能」是指到他願意藉著耶穌基督來參與我們的苦難呢?不是快速的解決,而是與我們一同經歷痛苦、疑惑、不解,與我們一起尋找方法面對困難、為當下混亂的生活一同建構意義?這樣的上帝符合你的希望嗎?你接受上帝的「不能」正正就是他的能力嗎?

過去曾有人提出一個挑戰: 「既然上帝是全能,那麼他能造出一塊不能舉起的石頭嗎?」其實這正是全能上帝在基督內道成肉身的奧秘,這位慈父,願意藉耶穌基督參與我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們在舉不起的石頭重壓時,我們能夠發現上帝與我們一同受苦與承擔。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