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分享的消息

12月4日訊息

發佈日期: 2024年12月07日
 
靈思閃念(四) - 捨與得

梁智偉牧師
 
雖然還未到「年廿八」,但臨別在即的氤氳,卻催促我為自己的辦公室,來一次「洗邋遢」。這次特別行動,並非字面上的清洗,而是重新執拾和整理,室內各樣的物事。是一個把殘舊又不需要的東西丟掉,再將倖存的東西各從其類,安置在新辦公室不同角落的過程。這不但是一個物件重置的過程,亦是一趟洗滌心靈,清心見主的屬靈之旅。
 
我的辦公室是一個斗室,卻五臟俱全,應該要有的儲物設施都俱備。另外,我還添置了一個四格企身木櫃,及一個三層流動鐵架。在這個方正的斗室之中,積年遺留下來的教會刊物、款式繁雜的紀念品、配備齊全的文具套裝、各項活動的剩餘物資、已泛黃的參考書及一些私人物品等,肆意地佔據了室內每一寸可見的空隙。由於工作及生活都非常忙碌,平日只能把各樣物事,保持在亂中有序的狀態。因此,有時它們要被迫交疊在一起,難分彼此。然而,我天生好像有一種能力,能在如此混淆的物事之中,準確而迅捷地捕獲想要的東西。
 
正思忖如何收拾之時,心血來潮,在網上瀏覽了一些有關整理術的資訊,不外乎是「751」或「333」之類的法則。這些都是居住在城市裏的人,近年流行的伎倆。我依樣葫蘆,首先把大部份的儲物空間騰空,再按「333」法則決定物品的去留。接着,我又想像如何依循「751」法則,按新辦公室存放空間的大小、物事的類型和使用的頻率,嘗試將倖存的東西重新放置在那片空蕩而陌生的地方。
 
丟棄,是必然的過程。每當我把陳舊而過時的物品,丟進廢紙箱時,都會創造出一個隱喻。提示自身的心靈,亦要清理陳腐的執念,讓心靈能夠騰出空間,栽植嶄新而靈巧的想法。忽然,在一個破爛的紙袋裏,找到一個「耶穌為門徒洗腳」的金屬雕像擺設,他約有一個普通飯盒大小,而耶穌的雙手則明顯斷裂了。我遺忘了是怎樣令雕像受到損壞的,可能是某次活動之中,粗心大意之下碰撞硬物所造成的。之後,便置之高閣,並放任自我意識,隨便地把其印象抹煞掉。若按整理術的原則,應該要將這雕塑丟掉。然而,一份感觸油然而生,憶起這原是我的封職禮物,提醒我要學像耶穌,謙卑地服侍他人。於是,我還是留下了它,並計劃將其放置在新書枱的當眼之處。因為,有些人與事,其存在的意義,是遠勝於其殘缺的。同時心裏想着,耶穌的雕塑的確是沒有了雙手,那就由我來作他的雙手吧。
 
如此這般,拋棄一些,又挽回一些,總算開啟了告別的序幕。雖然,整個斗室還有不少物事有待整理,但是,此刻的心情卻舒暢多了。我不禁推開辦公室木窗,深深地吸入清爽的空氣,然後緩緩地呼出來,覺察當下自己的存在。自覺,心靈清除了這六年來,一些執着的念想。同時,增添了幾份對這個地方的人和事,思憶的情愫。這是一種愛的形式,由心而發,以物作為媒介,再漫延至他者。
 
(改編自本人於《教聲》刊登的文章)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