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上帝得著榮耀
彭培剛法政牧師
1982年,我在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組 (今天的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 完成神學訓練後,被鄺廣傑主教差派到聖保羅堂,跟隨彭榮昌會吏長事奉。在聖保羅堂雖然只服務了兩年,但卻經歷了人生的三件大事:受按立為會吏,與師母在教會完成了婚姻聖禮,受按立為牧師。
回顧過去42年的牧職,那兩年在聖保羅堂的事奉,不但成為了我擔負牧職工作的搖籃,塑造了我作為牧者的角色,而當時在聖保羅堂所建立的友情,也支持和陪伴了我完成一生的牧職。
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在2019年再被差派到聖保羅堂,擔任主任牧師的崗位,成為我牧職退休前最後服務的一個牧區。在過去六年,香港遭受了波濤洶湧的衝擊,先是社會運動,然後是Covid 19 疫潮,緊跟著的是香港的移民潮,和香港經濟遇上重重障礙。
作為一個牧養群羊的牧者,這幾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教會最基本的任務,是成為信徒聚集的地方,透過敬拜、學習、關懷、團契生活和服務他人,會眾得到靈性上的滋潤,信仰上的造就,和真理上的實踐。但疫症不但令大家和健康受到侵襲,更停止了人際的交往,破壞了教會的運作和生活。
在那一段時間,經常遇到突如其來的處境,教會不可以有任何人的聚集,甚至職員們也要在家工作。在這個情況下,不少的挑戰接踵而來。我們要處理如何去維持教會的運作,推動教友對上帝的跟隨,維繫他們與教會和彼此的連繫,以及向一些生活困難或是單獨居住的長者進行關顧…等等。
疫症逐漸消退後,為了要讓教會重新奮興,遇到的挑戰實在巨大。在面對部分教友流失,重建教會活力,甚至增強教會發展,特別是增闢活動空間,改善教會財政等領域上,都要逼切尋求上帝的指引。另一方面,我的內心知道,由於年齡所限,退休的日子將到,餘下的時間不多,很希望能夠把基礎建立得更穩固,以便繼任者可以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在2020年初,為了加強對教友的屬靈引導和交流溝通,在教會的週刊上增設了一個專欄,名叫「靈窗」,由各牧者和同工們輪流執筆,我負責每月一篇。當中的內容,主要是關於信徒生活的一些所思所想。文章除了是對會眾的一些提醒之外,其實也反映了上文描述,在這段時間教會所面對的一些處境和挑戰。一些教友對我表示,希望能夠把文章匯集起來,不但有助屬靈方面的成長,也成為了大家的集體回憶。我因此整理了這幾年來每月所寫的文章,結合而出版了「靈窗集」一書。
我要特別感謝每一位在我的42年牧職中,引領和教導我的牧者,特別是鄺廣傑榮休大主教、鄺保羅榮休大主教、陳謳明大主教、蕭多馬主教(Bishop Thomas Shaw美國麻省聖公會) 、郭志丕主教、謝子和主教、彭榮昌會吏長、黃羨雲法政牧師和區玉君牧師。我亦衷心多謝過去與我同行的眾位牧者、同工和教會的弟兄姊妹,特別是曾經事奉過的牧區,包括聖保羅堂、聖三一堂、聖多馬堂、聖馬太堂、靈風堂、澳門聖馬可堂、澳門聖保羅堂和美國波士頓聖保羅座堂。
這一本書得以順利出版,我也要多謝一些熱心的教友奉獻印刷費用,亦要感謝宗教教育中心的同工協助編輯和製作。
「上帝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也都是實在的,叫上帝因我們得榮耀。」(哥林多後書1:20)
願我一生藉著基督的牧職和事奉,都讓上帝得著榮耀。阿們。
(此文乃「靈窗集」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