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靈思 - 美溢山林(續)
梁智偉牧師
談到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什麼,我們很快便會對號入座,以「大地的管家」這個標語,冀望迅捷地處理掉此難題。自此,自然中的萬物,好像變成了一堆靜止的、零散的組件,有待人類開發及裝嵌,並且對之賦予意義。
而吳煦斌的《石》,則提供了一個視點,讓我們重置這種固有的思維,嘗試以一種比較開明的態度,重新探索自身與自然的聯繫。
本篇短篇小說,內容簡樸而精練。故事中主要的角色只有兩個,就是父親與兒子。然而,相對於兒子,父親可算是故事的主軸。文中提及,他沉溺於搜集各式各樣的石頭。他會從石灘、淺澗、山上岩穴、谷口、土的裏層等地方,把找到的石頭搬回家,並砌成石龍。石在文中是一個隱喻,代表着自然本身。因為,石是自然界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見的的物質。不過,在吳氏筆下的石,並非是恆久不變的。相反,文中的石,具有變幻莫測的特質,而正是此一特質,強烈而持續地吸引着父親。父親搜石的行為,對於自然界,呈現出一種非常強烈渴求及馴化意識。
其實,現代化的過程及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某程度上正是對自然界的馴化過程。自此,人與自然對立起來,並且以君臨天下的姿態,掠奪自然的資源,以滿足個人的享樂及消費的慾望。作為基督的追隨者,我們又有沒有深入地反省這種處境潛藏的癥結,並且作為和平之子挽回彼此的關係呢?
當然,基於自然本身的多樣性,人類是無法對之完全地掌握及控制的。文章後半部分,父親深深被一块銹紅色的石頭迷倒,並把它帶回屋子裏去。那塊石頭雖然美麗,卻同時會為父親帶來毀滅。據吳氏的描述,那銹紅色的石,會持續地散發出來敗壞之氣,令父親逐漸邁向死亡。於此,文章想要表達的是,自然界並不是一個,人類可以完全控制或馴化的對象。最終,父親因為石頭的敗壞之氣而死去,而兒子則把父親埋葬
在荒蕪的山上。不久之後,他竟然發現,這遍荒蕪之地,長滿了青翠的草苗。同時,亦有嶄新的石頭,在草苗的根中凝聚及形成。
吳氏藉這樣的書寫,表明自然界具有自身的生命,並且是流動而非靜止的。所以,它往往會以出人意表的方式發展,甚至突破人類設下的框架及限制。的確,歸回自然是吳氏的作品一貫的命題。然而,她沒有逃避自然那破壞性的面向,而是將其與充滿生機的一面,同時作出思考。只有這樣,他筆下的回歸自然,才能夠避免自我放逐或強勢侵略,這兩種彼此割裂的傾向。
對於吳氏來說,自然界不只有孕育生命的力量,同時也有毀滅的力量。因此,當我們說要歸回自然之時,亦意味着沉浸在生與死之間,尋找我們自身生命的奧秘。文中父親的角色,正是寓意,人類應該開放自身的心懷,突破荒野給人的二元印象。這樣,我們就能開始踏上歸回自然的旅程。
其實,在基督宗教傳統之中,也不乏這種對自然比較開明的向度。亞西西的聖方濟,正是認為人與自然萬物,在創造主的心意之中,有一種緊密的團契關係。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他會稱萬物為兄弟姊妹。各位弟兄姊妹,我們又有沒有這份勇氣及信心,藉着上主的幫助,重新踏上這條與自然萬物復和的旅程?求主引領我們,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