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分享的消息

12月13日訊息

發佈日期: 2023年12月16日
 

康熙十架詩 》簡介                                                                    吳汝林牧師

 

『功成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兩番雞。

五千鞭撻寸膚裂,六尺懸垂二盜齊,

慘動八垓驚九品,七言一畢萬靈啼。』

 
(按:第一句中的「 」或作「 」,因草書「 」字極似「 」。)

以上八句的「 七言詩 」,正是康熙皇帝所撰寫的《 十架詩 》。

清聖祖 康熙(愛新覺羅 ·玄燁 A.D. 1654 - 1722)是滿清入主中原,建都北京之後的第二任君主。

如果要選舉「中國歷代十大明君」(中國歷史上十位最優秀的皇帝)的話,康熙皇帝即使不是首名(第1位),也應該位在「三甲」之列。

其他的「明君」人選可以包括:漢 光武帝 劉秀(B.C. 5 - A.D. 57)、隋文帝 楊堅(A.D. 541 - 604)、唐太宗 李世民(A.D. 598 - 649)、 周世宗 柴榮(A.D. 921 - 959)、宋仁宗 趙禎(A.D. 1010 - 1063)、遼德宗 耶律大石(A.D. 1087 - 1143)和金世宗 完顏烏祿(A.D. 1123 - 1189)等等。

康熙皇帝在位61年,年少之時,已經設計智摛權臣 滿州第一勇士 鰲拜(A.D. 1610 - 1669),及後更平定三藩、攻克台灣、統一全國、開拓彊土、治理黃河、多年來勤政愛民,為大清的繁榮奠下基石,開啟「康熙、 雍正、乾隆」三朝的百年盛世!

康熙十架詩 》(又名《 基督死 》)是康熙皇帝御撰三首頌讚基督詩作中的「第二首」。

短短8句的「 七言詩 」,祇是用了56個中文字,康熙皇帝記述了耶穌基督由被捕、受審、被鞭打;以至釘身十字架,流出寶血,在十架上的臨終七言,最終犠牲性命,以成就救恩的一系列主要事蹟!

對這首詩作,現嘗試略作簡釋如下:—

12 」:『 功成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其要旨表明:耶穌基督釘身十架,寶血湧流,以成就救恩!

34 」:『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兩番雞。

3 」描述耶穌基督被押解到大祭司的府院,半夜來回於羅馬帝國政府所委派的總督本丟·彼拉多(Pontias Pilate, 出生年份不詳 - A.D. 37 )的衙門和希律王(希律·安提帕斯Herod Antipas, B.C. 20 - 去世年份不詳)的處所,接受盤問,和審訊的情境。(參見《 馬太福音 》第二十六章5768節、第二十七章12節、《 馬可福音 》第十四章5365節、第十五章15節、《 路加福音 》第二十二章6671節、第二十三章112節、《 約翰福音 》第十八章1214節、1924節,2838節上等等經文。)

第4句」 指的是:使徒彼得在雞嗚叫之前,曾經三次不認主的事蹟。(參見《 馬太福音 》第二十六章6975節、《 馬可福音 》第十四章6672節、《 路加福音 》第二十二章5662節、和《 約翰福音 》第十八章1518節,2527節。)

56 」:『 五千鞭撻寸膚裂,六尺懸垂二盜齊。

5 」形容耶穌基督遭受鞭打, 遍體鱗傷的慘況。(參見《 馬太福音 》第二十七章26節,《 馬可福音 》第十五章15節,和《 約翰福音 》第十九章1節等經文。)

6 」記載耶穌基督被懸掛在十字架之上,二位強盜在其左右。(參見《 馬太福音 第二十七章38節,《 馬可福音 》第十五章27節,《 路加福音 》第十九章18節。)

78 」:『 慘動八垓驚九品,七言一畢萬靈啼。

2句述及耶穌基督臨終的「 十架七言 」(參見《 馬太福音 》第二十七章46節、《 馬可福音 》第十五章34節、《 路加福音 》第二十三章34節, 46節、和《 約翰福音 》第十九章2630節。)與及耶穌基督的犠牲死亡,成就救恩。(參見《 馬太福音 》第二十七章5052節、《 馬可福音 》第十五章3739節、《 路加福音 》第二十三章4448節、和《 約翰福音 》第十九章30節等經文。)

整首《 康熙十架詩 》,不但韻律嚴整,朗讀起來,高低抑揚,鏗鏘有力!

這詩的另一特點是:康熙將「 」、「 」、「 」(和「 」)、「 」、「 」、「 」、「 」、「 」、「 」、「 」、「 」、「 」、「 」、「 」等15個數字和「 」、「 」、「 」、「 」,4種長度量度單位的字眼巧妙地安排歆入整首作品之中。

此皆反映出作者的精思偉構,匠心獨運,相信康熙皇帝必定經過努力推敲,反覆修訂,才寫出如此佳作。

重要的是:—

從《 康熙十架詩 》,我們得知:其實,康熙皇帝閱讀過和熟識「 四福音」中有關耶穌基督由被捕、受審、被鞭打;以至釘身十架,流出寶血,受苦犠牲,以彰顯大愛,成就救恩的事蹟和記載。

由此可見,康熙透過和西方來華傳教士,例如:湯若望(Johanna Adam Schall A.D. 15911666)、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 A.D. 1623 - 1688)的接觸,他不但對天文曆法,科學技術和製造大砲等知識有興趣,事實上,康熙對基督教的信仰亦有一定程度上的認識!

無奈教會的「 禮儀之爭 」導致康熙皇帝下令禁教,結果基督宗教錯失了在中國進一步發展和弘揚福音的良機!

值得補充一說的是:這首詩現已收錄於(新版)《 普天頌讚 》之中,成為(綠色)《 普天頌讚 》第170首的 康熙十架歌 」。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