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聖號(Sign of Cross)
莫冠文牧師
第二式聖餐禮文的問安對答如此說:「願讚美歸於上帝——聖父、聖子、聖靈」。而在唸到「聖父、聖子、
聖靈」時,傳統上我們會向自己劃十字聖號(Sign
of the Cross)。
對很多教友來說 ,
在崇拜開始的時候在胸前劃上十字聖號 , 似乎是一件相當「天主教」的行為。這是迷信嗎?神職人員為人和物件劃上十字聖號,以及我們為自己劃上十字聖號,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有必要這樣做嗎?按照聖公宗的傳統,沒有什麼禮儀行動是非做不可的;但就像人類生活的不同禮俗都並非一定要做,但卻長久以來被人遵行。例如,我們生日的時候,可以不做任何儀式慶祝,不切蛋糕,不搞聚餐,不送禮物;新年的時候,我們可以不拜年、不派利是、不大排筵席;求婚的時候,
我們可以不送鮮花、不買戒指、不山盟海誓…… 因為這些都不是「非做不可」, 但為什麼我們又會堅持去做呢?因為我們人是儀式的動物,我們希望藉著儀式來提醒、強化、 堅定、 指向該儀式背後所指向的意義,並使我們在重複進行該儀式時,能夠再次經歷往昔的事件、
使之在當下生發出新的感受, 也為未來的生活產生亮光。而劃十字聖號則是基督徒眾多儀式行動中最歷史悠久的,因為它連於我們信仰的核心事件——基督的十架犧牲。
最早關於劃十字聖號的記載,見於二世紀末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的著作:「我們每向前踏出一步、
出門或歸家、穿戴衣履 …… 在每日生活的一切平常行動中,我們都劃十字聖號。」這表明,從教父時代開始,以十字聖號來祝福並聖化日常生活就已經是當時基督徒的普遍習慣。即遠當復活節和聖誕節的日期未曾確定下來時,
基督徒就已經有了這個習慣。而後來歷代的教會都接納一個寶貴的基督徒傳統, 並廣泛地應用在聖禮和日常生活中。即使當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 不少基督新教宗派都視之為中世紀的迷信而加以禁止,但持守中庸之道的聖公會卻仍然認為十字聖號是
「合宜的外在禮節,也是可敬的記號, 使已經受洗的信徒能夠將自己奉獻給那位死在十字架上的主。」(Canon XXX,1603)而在十九世紀以復興大公教會傳統為宗旨的牛津運動之後,不少的傳統禮儀在聖公宗的崇拜生活中如雨後春筍般重新湧現,
滋養著我們的崇拜生活,而劃十字聖號就是其中一個非常普遍的禮節。
通常來說,我們會在提及上帝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之名時,以右手指尖從額頭向前胸、自左肩向右肩(東正教則是從右至左),莊重而內斂地為自己劃上十字符號;在我們現行的禮儀中,我們可以在崇拜開始、主禮赦罪、榮歸主頌和尼吉亞信經結束時、
領聖體寶血前後以及結禮祝福時劃十字,使自己能夠主動地、投入地響應崇拜的不同部分。
這並不是無謂的行禮如儀、 也不是標歧立異,而是求主藉此寶貴的符號來重新聚集我們的心思意念, 定睛於那位死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穌基督。每當我們劃此聖號時,我們實在是意識到應當把所經歷的日常事物、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把自身的生命氣息,藉此符號與基督相連,並祈求他的賜福與聖化。
弟兄姊妹,當我們希望向別人表達愛意時,我們會展露笑容、張臂擁抱、甚至貼面親吻,因為沒有內在的愛意是不能訴諸言表的;鼓勵你每次念及耶穌之時,
也嘗試用劃十字聖號這一異常古老的基督徒行動來表達你對他的問候、想念、尊敬,同時也懇求他的降福與悅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