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分享的消息

10月18日訊息

發佈日期: 2023年10月21日
 

禮儀靈思(二) 「我們到上主的殿去!」

莫冠文牧師

「我喜樂,因人對我說:『我們到上主的殿去。』」(《詩》1221

每次我們步入聖堂的時候,我們實則是進入一個怎樣的空間呢?無疑,全能的上帝無處不在, 他並不會侷限自己在某個特定的地點,更不會被困在人手所造的房屋當中。 正如所羅門王論及聖殿時說:「上帝果真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容納你,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王上》827

但與其說上帝需要一個居所(事實上,上帝希望以我們的心為居所),不如說是我們需要一個空間,去與上帝相遇。「在有限的空間中與有限的人相遇」,是上帝的自我限制與自我降卑, 就如保羅在《 腓立比書 》的基督讚歌中慨歎:「基督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人的樣式。」宇宙的基督願意以人的感官來與我們相遇、交流。

建築,對人類來說至關緊要:無論是上古人類賴以棲身的洞穴,還是古今中外不同形式的房屋, 都為我們提供一個基本賴以為生的空間,一個產生安全感的空間。我們在相對封閉的空間裡,感到被外界的風雨與危險生出一個屏障,我們複雜和驚惶的心情得以安歇, 我們得以面對自我、反思一天勞苦的意義、也整理複雜的情緒, 也與所愛的人共聚。這種所有人類共享的對房屋的情感也左右著我們的宗教思想, 我們喜歡在室內的空間與神明相遇。

出埃及記 》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佳的例子:即使上帝已經在曠野藉著雲柱和火柱顯明自己的臨在, 他仍然願意造一座會幕顯示自己臨在的隱秘,而會幕中又有施恩座 其上有基路伯的翅膀覆蓋,他邀請人進入這個被遮蔽的所在與他親密地相遇 上帝顧念我們對隱秘空間的依賴,無形的上帝選擇以有形的方式施恩給我們。就連主耶穌基督也說:「你們禱告的時候,要進入內室,關上門,禱告你們在暗中的父。」無數的神秘主義靈修大師都提醒我們,在安靜的隱秘中我們才能遇見上帝,正如《 聽訓歌 》(《普頌》361)對先知以利亞躲藏山洞經歷所作的詩意表達:「要從地震、烈火、狂風,聽主微聲訓敕。」摩西在山洞中聽到上帝的呼召、 以利亞在山洞中聽到上帝的微聲安慰、主耶穌在風浪中臥於船艙安睡,無一不表明上帝在有形的空間中與人聯繫。 聖堂就是這些空間之一, 我們建立它來成為我們經歷上帝的標記(sign)。

因此,當我們每一次踏進聖堂時,我們有否感到這裡就是我們與主相遇的密室?古代的愛爾蘭人認為世上有些地方與神聖的阻隔最少,稱為

thin places」,在這些地方,世俗和神聖仿佛只隔著薄薄的一層紗,一捅即破。當我們跨進聖堂的門檻時,我們實際上是要進入這樣一個空間,神聖在這裡觸手可及。這是靠著上帝的恩典而發生的。讓我們在今天進入和停留在聖堂時,安靜在這靈性的避難山洞中,感受上主對我們的擁抱。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

(《約》114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