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分享的消息

5月17日訊息

發佈日期: 2023年5月20日
 

要常常喜樂                                                             吳汝林牧師

聖保羅說:—

『要常常喜樂,

不住地禱告,

凡事謝恩,

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

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第1618)

聖保羅在這3節經文之中,至少提及3個的要點。

此即:(1)要常常喜樂、(2)不住地禱告、及 3)凡事謝恩。

本篇文稿主要分享有關「要常常喜樂」這個要點。

「甚麼是喜樂?」

喜樂(Joy)不等於快樂(Happiness),更不等同於感官上的享樂(Pleasure)。

大體上來說,享樂和快樂,比較傾向以肉體方面的滿足為要,而喜樂則以心靈層次方面的滿足為主。

快樂比較受外在客觀環境的影響。順境之時,人會覺得開心快樂,而逆境之際,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痛苦、憂愁和不快樂。

但內心的喜樂卻不一定受制於外在客觀的現實環境。中國不少的經典作品或偉大的心靈皆揭示出這一洞見。

孔子(B.C.551 - B.C.479)說:—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

哉!回也。』

(《論語》的<雍也篇>第10節)

孔子稱讚他的學生顏回(即顏淵B. C. 521 - B. C. 481)安貧樂道。簡單的飲食、簡陋的居所。 平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惡劣環境或生活條件,但顏回都不會受其影響,不改心中之樂。顏回真是一位賢良的有德之士。

北宋的名臣范仲淹(A. D. 989 - 1052)在《岳陽樓記》中描述了3種的境界(或心態)。第一種是因境而憂。第二種是隨境而樂。第三種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的「仁人君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流露出:內心之樂可以不受外在客觀環境影響的睿智和洞見!

基督教信仰指出:喜樂是與上帝建立親密關係所帶來的心境,也是「聖靈所結的果子」之一(參《 加拉太書 》第五章第22 )

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Hippo A.D. 354 - 430)在其傳世名著《 懺悔錄 》(The Confessions)中表示:—

『上帝啊!我們的心靈不能安寧,除非我們能與祢相遇!』

(《 懺悔錄 》卷一)

聖奧古斯丁的智慧觀點表明:人與上帝建立正確關係的重要性。

聖保羅深深明白到這個道理。所以,他說:—

『你們要靠主喜樂。』

(《 腓立比書 》第三章第1節下)

又說:—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

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 腓立比書 》第四章第4節)

誠盼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有關「不住地禱告」和「凡事謝恩」這2點的訊息要義。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