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生存力(八)-「社交力」 梁智偉牧師
社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需要及能力,世上沒人有會自願成為孤島,在我們內心深處,同樣渴望愛與被愛。根據《改寫未來的9種生存力》一書的定義,社交力就是我們在人際交往時,能知進退,並對他人作出合宜回應的能力。
然而,培養這種能力要牽涉的,除了情緒智商(EQ)等心理學知識,或各式各樣人際溝通技巧外,還要掌握自我內在的性情及成長需要。因此,作者提醒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多元文化交雜的時代,更加需要歸回內在生命,透過自處才能學會與人相交。
對於這點,作者引用了19至20世紀一位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卡倫荷妮(Karen Horney)的人際流動理論加以說明。荷妮提倡人在群體交往之中,普遍會出現三種比較敏感的情感流動形式,包括走向(towards)、走離(away)及敵對(against)。荷妮的理論不但幫忙我們,了解自己在人際相處中情感流動的形態,更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我們可以追尋這些動態背後的動機,以及它們形成的過程。
正如荷妮在其自述中提到,由於她小時候得不到父親的肯定,又與兄長處於長期的競爭狀態,因而形成自己偏向敵對的敏感性格。當她分析自身成長的歷程時發現,正是這種愛與被的渴求在幼年時得不到滿足,而衍生了一份不安與焦慮潛藏於心底,並外顯為一種對他人的敵意。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反省,荷妮了解到自身性情的拮据,並勇敢地正視和調適內在各種狂暴的情感,一步一步踏上自我療癒之路。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又有沒有這份勇氣,直視自身的渴求及拮据的情感,並依靠上主踏上自我療癒之路呢?正如作者所言,所謂的自處並非無可奈何的逃逸,而是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在其中,我們可以在人際困窘中暫時抽離,並與主相遇,讓自我浸沒於上帝和煦的慈愛之中。當我們再次肯定及感受到自己確實被愛的時候,便會增多一分內在自由和空間,使我們能夠選擇除走向、走離和敵對以外,其他情感流動形式,與他人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