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就遞給門徒…」(大祝謝文〈甲〉),這段我們耳熟能詳的禱文(馬太26:26-28、馬可14:22-24、路加22:19-20和林前11:23-25),可說是聖餐聖事禮儀中教導的核心。因「拿起、祝謝、擘開、遞給」,正正構成整個〈感恩祝謝〉的四個禮儀動作,故此當主禮唸出上述禮文時,便提醒我們每一位,這是記念上主曾親自為世人設立、到今天祂仍親臨在我們當中的聖餐。
為何說在聖餐中上主到今天仍親臨在我們當中(大祝謝文〈丙〉,《聖餐崇拜禮文(第二式)》,頁17)?事實上在500年前宗教改革思潮下,為着減少聖職人員的重要性,有些宗派是反對這個觀念,當時的理據是:上主曾說在末後的日子才再來審判世人(馬可13:26、馬太24:30、路加21:27),所以就不相信上主在每次聖餐都親臨信徒當中。
然而,若我們參考猶太人對逾越節晚餐的傳統和細看耶穌基督設立聖餐時的講話,不難察覺當我們在記念聖餐的設立時,其實是在感恩上主超越時空限制,親臨在這筵席中。第一,猶太人視逾越節晚餐為與昔日出埃及的先祖一起共進的晚宴,讓自己今天仍經歷耶和華上帝的救恩;第二,也因此,耶穌在受難前設立聖餐,也賦予了這逾越節晚餐一個新意義:每次聖餐時,上主都親臨在信徒當中,一起參與筵席。耶穌說:「為的是記念我」(路加22:19、林前11:24-25),當中「記念」一詞原文ἀνάμνησιν,並非單是解作「回憶一件事或人」,而是還有「提醒」之意,如同在猶太人的逾越節晚餐上,耶和華上帝提醒大家祂救恩的永恆性一樣,耶穌也時刻親自「提醒」信徒:祂每次都臨在超越時空和地域限制的聖餐當中。
默想
- 在耹聽「記念聖餐的設立」時,我們可帶着甚麼心情,一起經歷上主的臨在?
- 在忙碌的生活中,上主的臨在給予我們甚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