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知多一點點的消息

(十三)大祝謝文(中)

發佈日期: 2010年1月13日
作者 : 孔繁漢
 
 

(十三)大祝謝文(中)

孔繁漢

(二)大祝謝文的基本架構

  《聖餐禮文第二式》提供四式各有特色的大祝謝文,各元素次序略有差異,但基本架構大致分為以下各項:

 

1. 請安(Opening Dialogue)及序禱啟應(Surma Corda

  我們作主耶穌基督的信徒,得以共聚領餐,全因為上主的恩典,所以弟兄姊妹之間彼此請安,並且互相提醒要以心靈仰望上帝、感謝上帝。希坡利陀《使徒傳統》開始在序禱啟應前,便加上主禮與會眾互相請安,是參考自《路得記24》裡波阿斯向收割的人請安:「願耶和華與你們同在。」及收割的人之回應:「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它超越了社交上的問安,而表達出彼此在主內的結連與相屬,我們不但是共聚一堂,更是有同一位上帝與我們同在,正如《以弗所書44-6》所說:「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序禱啟應又稱「心中仰望文」,第一組啟應帶領會眾敞開自己的生命,以心靈仰望主,「坦然進入至聖所……來到上帝面前」《希伯來書101922》,讓上帝臨格在我們當中,全因為祂,我們才得著生命的盼望,所以我們要將生命的焦點放在上帝身上。第二組啟應重申大祝謝文最重要的元素是感謝讚美。有學者認為當中提及的「主」是聖靈,因為早期信徒相信禱告蒙上帝垂聽,是需要聖靈的臨在與幫助。當我們回應「感謝讚美我們的主上帝是應當的」,一方面是表示同意主禮的禱告,另一方面,也是接納了主禮的邀請,肯定了信徒感謝讚美上帝的本分。

 

2. 指定序文(Proper Preface

  根據羅馬禮儀,序文的拉丁原文Praefatio意思是「宣告」(Proclamation),是聖餐崇拜中感恩祝謝開始時的祈禱,而西方格利根(Gallican)禮儀中,序文是指一種描述式的邀請禱告或提示式的祈禱。

  西方教會禮儀強調在某一時期記念基督奧祕某一方面,故於三聖哉頌前插入指定序文(主日序文、節期序文及其他時期序文),重述上帝在創造、道成肉身、受苦、受死與復活的大能作為,作為感謝的開始。

  事實上,相比於《公禱書》的六式「祝文」,《第二式》在『附錄二』附上的序文有更多選擇,包括主日序文三式、節期序文九式和其他時期序文十式。這樣,序文既提醒我們關於聖餐禮與教會節期的關連,也在聖餐崇拜裡給予我們更豐富的屬靈資源。

 

3. 三聖哉頌(The Sanctus

  三聖哉頌是頌揚上帝的隆重表達方式,是讚美上帝的高峰,事實上,三聖哉頌和序文的焦點就是上帝本身,是祂的奇妙作為,以及祂作為宇宙創造主的身份。三聖哉頌包含四部份:

  第一部份源自《以賽亞書63》撒拉弗目睹上帝榮光充滿聖殿的呼喊:「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天地!」以及《啟示錄48》四活物的說話:「聖哉!聖哉!聖哉!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這部份在第四世紀開始於安提阿、耶路撒冷與埃及禮儀中使用,是最先出現的三聖哉頌部份。

  第二及第四部份為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時群眾的歡呼:「和撒那!」第三部份的起源有二,其一是來自《路加福音1938》眾門徒的回應,一方面是回應群眾的歡呼,另一方面更是「因所見過的一切異能,都歡樂起來,大聲讚美上帝」而說的「奉主名而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其二,也是眾人在歡迎耶穌榮進耶路撒冷時的夾道喊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馬太福音219》;《馬可福音119》;《約翰福音1213》)這三部份是後來將第一部份延長而成的「副歌」(coda)。

 

4. 救恩歷史(Salvation History

  東方教會禮儀的「大祝謝文」以相當篇幅述及救恩歷史,包括上主的創造與道成肉身,成為聖禮神學的基礎;我們當存感恩的心讚美上帝,祂從不由於我們不服從而遠離的時候、受到邪惡和死亡的轄制而離棄我們(第19頁,丁式),更差遣聖子耶穌基督「降生」、「經歷生死」、「在十字架上將自己獻上」(第10頁,甲式);當中上帝「選召」以色列子民,和「先知所宣講的聖言」,藉著耶穌基督拯救我們脫離邪惡,引領我們遠離謬誤、罪惡和死亡,得以不再羞愧,進入真理、公義和永生(第13頁,乙式),以致貧窮者得救、被囚者得自由、哀傷者得喜樂,死亡被摧毀,一切得更新(第19頁,丁式),我們得復和與醫治(第15頁,丙式)。

 

 

5. 設立聖餐文(The Institution Narrative

  正如上文指出,這部份最初主要源自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12326》對耶穌設立最後晚餐的覆述,並與《馬可福音142225》及《馬太福音262629》合併,後來參考聖經以外的資料,加以改寫潤飾,逐漸發展至現在我們所熟悉和採用的設立聖餐文。

  在聖餐禮儀裡,它是對聖父上帝的祈求,亦作為宣告上主大能作為及追念基督救贖工作兩者間的橋樑。

 

6. 歡呼(Acclamation

  三句的歡呼宣揚主耶穌受死、復活與再臨,東方教會禮儀將它放在設立聖餐文及追念之後,羅馬禮儀則在歡呼前加上「讓我們宣揚信仰的奧祕」,「信仰的奧秘」參考自《提摩太前書39》:「要存清潔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奧秘」,在此表示信仰的奧祕不僅在聖杯之內,更是在聖餐裡上主整個的救贖作為。

  這三句歡呼更顯示一個完整的聖餐禮觀念,是由回想進到向前仰望及期待,即是包括過去、現在以至將來的一個延伸歷程。它們不單增強我們作為會眾的參與感,也加增我們與主同在的經驗,並對於基督再臨的榮耀盼望。

 

7. 追念文(Memorial/Anamnesis

  要知道你是誰、你屬於誰和你朝向什麼目標,你必須「緊記」。一個猶太人便是一個透過「追念」,渡紅海、進入應許之地的人,集體的繼承與盼望源自於個人的繼承與盼望。所以,追念上帝的大能作為,是猶太祝謝詞裡的基本要素,像是提醒上帝昔日曾為他們作了什麼,而今天我們也求上帝繼續祂的工作,正如昔日一樣。

  追念是對於耶穌說「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的回應,大意是我們追念基督的救贖工作,就是「基督事件」──主要是祂的受死、復活和升天,甚至包括祂的將要再臨。追念對應著猶太人如何回憶逾越節的歷史,不僅提醒參加者記念過去上帝拯救以色列子民離開埃及的奴役捆鎖,亦應用於此刻每位參與每年逾越慶典的人,及教會對上帝大能作為的傳揚;再進一步,它更指向將來,期待上帝對邪惡的審判和對子民的最終拯救。

  所以,有學者指出,Anamnesis一詞也可譯作「重演」,有行動的成份當我們在「追念」的同時,自己也是身處現場,藉著重述和記念的行動,讓被敘述和記念的人和事,重現在他們當中,而不單是敘述一些逝世者的事蹟,或消極和靜態地記念、追憶、回想和緬懷而已。

 

8. 呈獻(Oblation

  在《使徒傳統》裡,緊接著「追念文」的便是「呈獻」:「我們記念祂的受死和復活,將這餅和酒呈獻給你。」而早期教父愛任紐(Irenaeus)更直接說聖餐就是「奉獻」或「獻祭」。在東方禮儀裡,呈獻是在讚美聖父創造和聖子救贖工作之後的,而在西方與羅馬禮儀裡,呈獻的更是一項「祭牲」。一五四九年《公禱書》裡將呈獻部份刪去,而是「懇求天父大發慈悲,歡喜收納我等稱頌感恩之獻祭」,又「將自己之身體靈魂獻與主,作合理潔淨的活祭」,「我等罪惡甚重,原不配獻祭於主……」,但「懇求主歡喜收納」。(可參閱《公禱書》第一三九頁。)

  我們在《第二式》的大祝謝文裡所見的呈獻句,仍是作為頌讚聖父和聖子的高峰,其中(丙)式更先「將這些禮物呈獻給你」,然後才「求你賜聖靈……」。

 

9. 懇求聖靈降臨(The Invocation of the Holy Spirit / Epiclesis

  經過長期爭辯及修訂,聖公宗及羅馬大公教會於一九七一年就「懇求聖靈降臨」部份終於達成協議:「藉著這段憑信向聖父獻呈的祝謝祈禱,並藉聖靈的工作,餅和酒成為基督的身體和寶血,以致我們在團契中同吃基督的身體,同喝祂的寶血。」羅馬禮儀在此為領餐者代求,使他們充滿一切天福與恩典,與眾聖徒相通,並為已離世者代求;克藍瑪大主教則在此加上為領餐者及全教會祈求,而後期的修訂更加添祈求教會合一的元素。

 

10. 祈求誠心領受文(Supplication for Faithful Reception

  早於希坡利陀的《使徒傳統》裡,已經從懇求沛降聖靈,帶出使領餐者能同歸於一、信仰得著堅固的祈求,其後,信徒合一成為了這段祈求的固定主題。在四世紀有關聖餐禮儀的描述中,耶路撒冷的居理良(Cyril of Jerusalem)便在學道班裡指出,在懇求聖靈降臨後為教會代求,然後為「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和「已睡了的人」代求。

  四式大祝謝文在代求方面各有安排。(甲)式強調祈求使我們「分別為聖」,「誠心領受聖事」、「和睦」與「恆心服侍」上帝,又「與聖徒進入永遠的國同享喜樂」;(乙)式強調與聖子耶穌基督「結成一體」,又求「使萬物皆順服基督」,「引領我們進入天國……承受……永恆的產業」;(丙)式特別祈求上帝「開啟我們的眼睛」,看見祂的工作,又使我們合一,「服務世人」;(丁)式則為教會合一、信仰與和平代求。

 

11. 榮耀頌(The Doxology

  這段表明三位一體上帝神學的榮耀頌,成為不同形式的大祝謝文的固定總結部份。在早期教會的聖餐,餅和酒會分別由主禮者及會吏舉起,現在,主禮聖品在恭讀「藉著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內及在聖靈的合一裡……」時會舉起餅和杯,象徵我們向上帝的呈獻。

 

12. 阿們(The Great Amen

  會眾同應「阿們」,意思是「誠心所願」,我們一起認同主禮以上的禱告就是我們共同的感謝禱告。主禮只是我們會眾的代表去感謝上帝。

  據早期教會歷史文獻記載,在聖餐禮時,會眾在此同應「阿們」的聲音,會震撼整所座堂!可是及至中古時期,由於信徒有強烈的罪疚感,又由於當時崇拜是以拉丁文進行,會眾既不明白,又以為大聲禱告就是對上帝不敬,於是他們的禱告聲音越見微弱!

  在「黑皮公禱書」裡,大祝謝文都主要是由牧師恭讀,會眾只需要在啟應文處略作回應和同唱三聖哉頌!(近年才在祝聖餅酒禮文末段加上儀注:「會眾同讀」。)可是《第二式》的四式大祝謝文,要求會眾有更多的參與,除了序禱啟應外,(甲)、(乙)和(丁)式的三聖哉頌、歡呼和阿們都是需要全體會眾一同參與的,(丙)式裡的會眾參與更多,下文將另作解釋。

  整篇大祝謝文是由讚美頌揚開始和結束,今天,我們是否以確定的心志、響亮的聲音同應「阿們」呢?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