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分享的消息

11月9日訊息

發佈日期: 2022年11月11日
 

漫談生存力(三)– 獨處力                               梁智偉牧師

 

本周我們來談談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課題–獨處。

首先, 誠邀各位兄姊自我檢視一下, 近期有沒有出現以下的情況: 集中力欠佳; 失控地同時兼顧多項任務; 經常感到匆忙; 情緒被壓抑而無法宣洩; 容易感到身心疲憊。 若果大家發現自己時常有這些徵狀的話, 根據《 改寫未來的九種生存力 》一書所說, 那很可能就是出現了資訊疲勞症候群了。

這種症候並非單單起因於泛濫的資訊, 也可以是因為太多的 要求 及「 項目 」, 必須及時處理和回應, 令人持續地承接著沉重的壓力, 從而使心靈出現焦慮及枯竭的情況。 我們作為當代大都市中的一員, 在生活和工作之中, 都無可避免地要順應著高壓及緊湊的節奏。 然而, 長期過渡地積壓這種焦躁和疲累, 不但會令我們的工作效率大減, 更加會使我們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甚至因逃避自我而引發寂寞感。

針對這個狀況, 書中提到我們具備「 獨處力 」的重要性。 而「 獨處力 」就是一個人能否與自己和諧共處。 當我們獨處時, 看來似是獨自一人, 卻並非是孤獨的, 因為我們正在與自己相處。 就像二人組合一樣, 主體意識的我( I )正在和客體的那個我( me )對話, 聆聽其需要, 以致安撫其躁動。 已故著名華人靈修學者譚沛泉亦說過, 在基督信仰的理解中,「 獨處 」是個人持開放、 自由 寧靜和覺悟的心境, 在上主面前默想或禱告。

這樣看來, 獨處並非孤獨, 因為孤獨是一種自我疏離的經驗, 這正正是因為資訊和事務過勞而引致的惡果。 而獨處卻是我們的身心靈都處於寧謐而專注的情況下, 與自我及上帝對話的狀態。 引用李察·浮士德的說法:「 孤獨是心靈的空虛, 獨處是心靈的滿足。」兩者是大相逕庭的。

在獨處之中, 我們可以與那個失落已久的自我對話; 我們可以用慈悲之心, 擁抱內在的不安和焦躁; 我們可以暫時切斷纏擾的資訊和事務, 心思考一些重要的人生課題; 我們可以欣然地來到上主面對, 與祂傾訴及重新得力。 在福音書之中, 耶穌於一些重要時刻, 也會離群獨處。 祂在公開傳道之先( 4 : 1 - 11 )、 在揀選十二門徒的前夕( 6 : 12 )、 祂用神蹟餵飽五千人後( 14 : 23 )等的時刻,都會在獨處中專心思想 和向上主禱告。

因此, 本書的作者鼓勵我們, 縱然生活繁忙, 也要決心騰出可以獨處的空間。 並在其中與自我和上主對話, 沉澱心各種心思及意緒, 安撫內在的不安與焦躁。 從而讓我們的屬靈生命愈趨成熟,煥發深邃而喜悅的生命氣息。

各位兄姊,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有沒有獨處的空間呢?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