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回憶的消息

五十年代

發佈日期: 2012年5月06日
作者 : 馬幗英
 

當翻開一本在一九六零年編印的聖馬利亞堂音樂部特刊,發現很多熟識的前音樂部部員的名字,便聯絡他們相聚,談談他們當時在聖馬利亞堂音樂部的日子。

當日聚會時,慕慈及靄華帶來一張一九六零年的音樂部部員集體大合照,看到照片中各面孔,懷緬當年少年十五二十時的無憂無慮的日子。相中見到當時的主任牧師黃蒲霖牧師、義務助理聖品黃乃漢牧師及鍾仁勇牧師,部長梁鼎漢先生,司琴何家鎏夫人,日後成為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教區榮休主教的蘇以葆主教,退休牧者的何獻蓂牧師,現仍為本堂資深教友的王堯壽、包文光、區梁慧儀、馮慕慈及馮靄華與她倆的多年好朋友譚德佳等。

五十年代時,社會純璞,課餘活動節目不多,參加音樂部,少年部是指定週末活動,夏天多去游泳。馮氏姊妹稱:「特別記得常去的海灘是石澳,因馬沈慧芙女士在後灘有一間別墅,供我們嬉戲,玩樂,美食,令我們每次皆興盡而歸。」

聖誕前夕的報佳音,也令他們懷緬一番。以前的聖誕節天氣,十分寒冷,要穿上很厚的大衣,不似現在因地球暖化,十二月天氣有時還可以單衫一件。出發前,在副堂舉行遊藝聯歡晚會,主日學表演聖景,及多項音樂跳舞表演,婦女部,少年部等表演話劇或趣劇,熱鬧非常,除教友外,附近街坊也扶老攜幼的來觀看,兒童每人更可獲聖誕禮物一份。

跟著,詩班便出發報佳音,首先沿東院道去向東華東院病人唱聖誕詩,但畢竟是晚上,病房要保持寧靜,「唱」聖誕詩變成「啍」聖誕詩。何獻蓂牧師是當時的音樂部指揮,他會以小提琴伴奏。

慕慈回憶說:「當時我們家住铜鑼灣道一唐樓之四樓,地方不大但有一大露台,當廿多位詩班成員浩浩蕩蕩由許碧璋牧師帶領下行到我們家的樓下,會站在對面皇仁書院的路旁舉頭向着我家的露台唱聖誕詩,爸爸、媽媽及家人會在露台向我們揮手及一同唱詩,並準備小禮物回贈詩班成員們。事隔多年這景象我也不會忘記!當唱完數首聖誕詩後,詩班便沿著铜鑼灣道向住在附近及大坑內街的教友繼續報佳音。」

他們記憶中特別有深刻印象是到關志誠夫婦在淺水灣的別墅,〔關太是關黃妙珍女士,是黃政奎夫婦女兒,曾是詩班成員〕,他們的大府內有一部升降機,在當年令一班小伙子驚奇不已。由一九五八年開始,因要到較遠地區的教友府上報佳音,便要租用旅遊車,但去到某些大廈要經過迂回曲折的小路時,全體人員便要下車,迎著寒風步行到教友家中;雖然辛苦,但換來熱情的款待,及帶上上主誕生的訊息,什覺值得。

譚德佳是一九五七年九月加入音樂部,與慕慈,靄華及她們的哥哥啟德同唸聖米迦勒小學。本來是早堂的詩班員,但日後因午堂詩班人數不足,於是也成為午堂詩班一份子。除星期日擔任詩班外,也有參加教區舉辦的聯合詩班、播音詩班等,令生活更充實。

記憶中,詩班曾參于在掃桿埔政府大球場的基督教聯合千人詩班節,及到聖約翰座堂參加聖公會聯合詩班崇拜。慕慈記得最初加入詩班時,聖堂聖壇正面的牆壁是一幅很大的深紅色絲絨幔布,到一九六二年黃蒲霖牧師時代,藉慶祝聖馬利亞堂金禧,牆壁被改裝成一幅彩色玻璃聖像,畫中聖母手抱嬰兒耶穌跪在十字架前,不經不覺,此幅畫像,已屹立聖堂半個世紀。

周松友原來自小已是聖馬利亞堂一份子,參加主日學,因喜歡唱歌,更被挑選加入主日學詩班;直到十五、六歲時,加入午堂詩班行列。她最記得當時穿紅袍持十架的是馮啟德〔慕慈、靄華的哥哥〕,趙永德或趙永明兩兄弟。

除詩班成員外,慕慈及靄華更活躍於少年部,她們記得:「於一年夏天,到赤柱聖士提反小學參加教會主辨的夏令營,宿舍的被鋪,因同學放暑假而被取走,她們只好睡在鐵床的網上,每次轉身都發出吱吱的聲音,整晚不能成眠,所以她們都直接睡到地上去了。夏令營日間的節目也很豐富,除了靈修活動外,可到赤柱沙灘游泳,打網球,甚至結隊到附近的赤柱墳場探險」。慕慈又記起 : 『每年音樂部都會有一兩次的旅行,聽聞其中一年夏天,牧師特別租用了一遊艇,駛到鯉魚門、西貢暢泳,十分開心。』

梁周松友更記起有一次詩班去大埔燒烤旅行,其中一頑皮仔,竟打開了一個山上安放先人骨的金塔,十分恐怖,把其他人都嚇跑了。可惜她已記不起那頑皮仔是誰了!

這次的聚會,不單只能集體回憶五十年代聖馬利亞堂年青人歡樂的時光,頌主侍奉的日子,更能持續多年的友情、關懷與支持。藉今年聖馬利亞堂慶祝一百週年,希望年青教友透過他們的回憶,欣賞早期聖馬利亞堂團契生活的親切。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