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在聖馬利亞堂的日子〕的消息

張樹萱先生

發佈日期: 2012年7月28日
作者 : 張樹萱先生
 
「感恩、奉獻」

我小學畢業後,幸運地被派送到聖馬利亞堂中學就讀。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被邀出席一個學生團契活動,認識當時的團長茹玉珍,他除邀我經常出席團契活動外,更約我協助活動前的安排及準備。當時我以為團契仍是一般的學生組織,為同學服務,我是樂意效勞的。後來才發覺那是「基督徒學生團契」。但從那天開始,就發覺基督徒的愛心和關懷,是我從未領受過的。當時的陳衍昌牧師,也成為了我信仰上的啟蒙老師,使我認識到上帝的慈愛,透過耶穌基督的犧牲,叫人藉著信靠他和接受聖靈的同在,成為上帝的兒女。於是,我就在團契中受培育、成長、事奉,也認識了當然很熱心事奉的葉啟華,余明玉,康小圓等學兄學姊。1975年我就決定洗禮加入聖馬利亞堂,並且兩年後接受堅振禮。與當時團契中一些青年及就讀大專的團友如劉惠慈、劉惠靈、唐美倫、唐小娥、李志剛、李志強等一同學習及事奉。這些團友大部分是本堂資深教友的第二代信徒,我與他們在團契中一起成長,受到他們的各種栽培及教導外,也從他們身上看到對上帝認識和對教會委身的重要。基督犧牲的愛也喚起了我的一生去「侍主愛人」,為主作見證,在社會上「作鹽作光」。
 
1983年我開始修讀浸信會神學院的聖經神學課程,一方面充實自己的信仰,也裝備自己能在教堂中更有效的侍奉。1988年畢業後,林汝升法政牧師在1992年,親自一對一的教導我作司禱員和聖壇侍從,使我對聖公會的崇拜禮儀有更深入的了解。1995年得蒙當時教堂的主任徐贊生牧師和鄺廣傑主教的准許,在教堂崇拜中作講道。在教會內多年的服待,除了婦女部及交際部較少接觸外,各部門都有機會學習及事奉。當中青少年部和主日學部,就超過10年的服侍經歷,使我認識不同年齡層的弟兄姊妹外,也在教堂內得到很多兄姊的信任和支持。1997年後,就經常被牧區推選作為教區議會的代表,開始活躍於教區和教省的侍奉,嘗試擔當不同的崗位。這些經驗使我在宣教和培育工作上,得益良多。

 

1985年我與妻子林秋月於聖馬利亞堂結婚,組織家庭。我的兩位女兒張昕諾及張芷諾分別於1989及1996年出生。聖馬利亞堂已經成為我們一家參與和經歷信仰、敬拜上帝的地方。「我和家必定事奉耶和華」也就成為家中各人彼此激勵的金句。

 

在事業上,我第一份工作,就在一間日本公司經歷了15年,是由一位在學校團契所認識的學兄林民樑所引薦的。由辦公室助理做到業務經理,其間晚上大部份時間都在進修。二年的建築文憑課程,五年多的浸信會聖經及神學文憑課程和五年多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等等,都給予我生活上和社會地位上的不斷提升。在之後的七八年間,我雖然只在兩間公司工作,但卻為我帶來最大的財富、名譽和社會地位,也使我漸漸醉心於地上的財富和陷入各種誘惑之中。1998年,我離開打工仔的行列,自組公司,在中國和香港鋼材貿易業中力爭上游。希望能為自己、家庭和下一代積聚更多的財富。也期望自己可以做到一個在工作崗位和教會事奉上,都同樣出色的基督徒企業家。

 

正當聖馬利亞堂慶祝100周年之際,同時勾起我的回憶和感觸。2006年我被教會委派為「以馬忤斯」召集人。雖然這小組並不是牧區議會內的常設組織,卻負起教會內大部份宣教及培育工作。藉著上帝的恩典和帶領,弟兄姊妹的同心合力,當中有劉陳詠琴,湯皓勛,關美貞,周志仁夫婦、盧健明夫婦等都非常支持。看到一班又一班慕道新朋友前來接受培育,然後決志洗禮,成長及接受堅信禮。早期的有蔡志亮、張瑞鋒、葉文華等等,與此同時,上帝又興起一個又一個信徒加入教堂傳褔音的行列,投入宣教培育的事工之中。當中以莫瑋玲、陳甘艷美、梁英男太太等最為積極。這一切使我深深體驗到「靠祂的靈成事」及牧養信徒的重要。

 

「莊稼多,工人少」的情況在教會內非常普遍。當我回首從前,看到上帝為我和我家所預備了豐盛的恩典,我應該如何回報呢?

 

由於工作關係,要經常中港兩地奔波,使我身心疲乏。各種小毛病,隨著年紀漸長就發出警號。面對工作上壓力及侍奉上帝的拉力,經常都有所困擾。主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又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我不斷反問自己,到底是要積財於地,還是要積財於天呢?上帝給我的恩賜,是要我多得魚、還是多得人呢?

 

記得在2007年,當聖馬利亞堂歡度95周年的時候,我們一眾弟兄姊妹,就立了心願,在聖馬利亞堂慶祝100周年的時候,有多100名穩定的信徒參與崇拜和活動,見證上帝的恩典和祝福,也以這些增加的信徒,作為對上帝的感恩。我再三反省過去和計劃未來生活時;發覺經歷多年工作上的變化,見證著教會事工的起伏,這一切不單沒有改變我初信時「侍主愛人」的意願,更發現在主奇妙的帶領和在時間上的安排,祂再次喚醒我要全心順服,要為祂「牧養主的羊」。我就欣然回應:「主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這樣,在取得家庭、牧區和教區的認同下,我就毅然進入明華神學院接受牧職訓練,為全時間侍奉上帝作好準備。

 

三年明華神學院的神學訓練給我的是驚喜參半。驚是怕自己學藝不足,面對牧區各種挑戰時未能勝任。喜是很快就進入新的牧區、認識和服侍更多信眾。在慶祝聖馬利亞堂100周年的時候,我特別感謝聖馬利亞堂各牧長和兄姊的栽培和關顧,使我在面對各種處境時,都有足夠的信心去接受新的挑戰。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