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在聖馬利亞堂的日子〕的消息

譚宗榮

發佈日期: 2012年6月22日
作者 : 譚宗榮
 

一九九四年的聖誕節,是我離開母校聖馬利亞堂中學後,首次返回聖馬利亞堂參加主日崇拜的日子。當時正值聖誕節期,聖堂崇拜充滿節日氣氛,同時讓我回味當年學生時代在週會時到聖堂參加拜的美麗回憶,頓然喜樂與平安滿溢。崇拜完畢,正準備離開的時候,碰上一張熟悉的臉孔,就是我的大學恩師劉偉祥老師。傾談近況後,他鼓勵我繼續參加崇拜,並介紹詩班長盧何綺蓮女士給我認識,就是這樣,我便加入了詩班,也開始投入教會團契生活和親近上帝。接著的一年,即一九九五年聖靈降臨日,便由當時的主任牧師徐會吏長(即現在的九龍東教區的徐贊生主教)為我施洗,成為基督徒。

 

那時得悉青少年部會展開改革,由當時的助理聖品王健華牧師主理,他邀請了當時有份參與詩班的一班年青人,包括年資比我深的唐夢妮、唐夢珊、余幗芬、何潔瑩 (現任聖保羅堂助理聖品)、易詠欣、黃子彬,再加上莊思慧、尹以華等,組成一個核心小組,以信仰栽培和研經分享來打好信仰基礎,準備重新開展在中學部的學生福音工作。一九九六年初,在王健華牧師的領導下,我便首次以青少年部部長的角色與鄧嘉文老師、王敏兒老師等一起籌辦中學生暑期福音營,目標對象為中一、中二的初中學生,以方便往後在學校開展栽培與跟進的工作。自此,我們一班年紀輕輕的弟兄姊妹便當起營會與團契的導師來,大家在過程中的感受(包括喜與悲),我想非筆墨可以形容。可幸的是大家後來也肩負起團契「生命師傅」的角色,帶領中學生信主,加入教會。

 

在暑期福音營會後,我記得當時在安排團契的聚會時間上,大家都要經過多次討論及協調後,才可訂定於每星期六早上十一時開團契,並以聖靈果子之首「仁愛」為名,成為青少年部改革後的第一個團契。其中,陳立基(現任青少年部部長)、尹天倫、麥海康及林山等,便是開展中學部青少年工作的成果。初期的團契聚會,出席的人數不是十分穩定,很多時候,導師的人數都會比團友多,情況不免令人沮喪,但團契導師莊思慧與余幗芬的努力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及愛主愛人的心,卻令我十分敬佩。在大家繼續堅持和沒有放棄的情況下,仁愛團的聚會人數亦開始穩定下來,新加入的人數亦慢慢開始上升。

 

而隨著年月的增長,仁愛團的小伙子們亦已長大成人,有升讀大學或有踏出社會工作,為配合他們年齡組別的需要,青少年部的第二個以大專生及初職青年為對象的團契亦正式成立,取名「喜樂團」。從團契的定名,大家對團契朝向聖靈九個果子發展的期望,亦不言而喻。當中,陳紫茵、湯浩勛、陳健琳(現任青年幹事)、黃穎忻、羅樂婷、余欣容及盧嘉恩等,更成為後來青少年部的核心成員之一。與此同時,我們亦將仁愛團的對象拓濶到各適齡的教友子弟,其中,張昕諾、周侃苓、許欣蒨、何美瑩及劉俊宏等,亦先後加入青少年部,與其他新成員如麥明心、王秀峰、李健生、陳迦恩等,一起積極參與團契活動。

 

當仁愛團及喜樂團的發展漸趨穩定下來的時候,並獲當時的主任牧師林壽會吏長(現任聖保羅堂主理聖品)的允許下,我們便著手重新建立青少年部職員會的架構。除部長一職由主任牧師委任外,每年都會以選舉形式產生副部長、文書、財政、總務、靈修及各青少年團契團長,期望加強大家的參與程度,並共同肩負起推動青少年福音的工作。而每年一度的青少年部部員大會,主任牧師林壽會吏長定必撥冗出席,並以他一貫幽默風趣的方式向我們一眾部友作訓勉。

 

為配合青少年福音事工的發展,當時的主日學部長張樹萱先生(現為明華神學院神學生)與我便倡議增設一全職青年幹事,並獲主任牧師林壽會吏長、司庫盧健明先生及義務總幹事吳英年先生的全力支持,以至先後有多位青年幹事同工到任,並協助策劃及推動主日學部與青少年部的青少年福音工作。而從澳門受聘過來的黃國娟(澳門聖馬可堂教友),她在馬利亞堂事奉多年,視這裡為她的另一個家,因為我知道她在工作期間已很少返回澳門,全情投入她事奉的崗位當中。值得感恩的是她凝聚了一班年青人在教會之中,也邀請多位資深教友如黃乃成先生、馮啟恩先生及陳緯梅女士等出任導師,加強互動。

 

回顧青少年部的發展,首要感謝各牧者及多位資深教友及顧問的指導與支持,特別是每年的暑期福音營會及職員退修會等,教友的慷慨奉獻,包括金錢、時間以至住宿的地方,永遠都充充足足的加給我們。縱使我近年已多隨妻子潘靄君牧師在澳門聖馬可堂聚集,但我會繼續為與我一起在青少年部成長與事奉的戰友們及現正為青少年事工接棒的人代禱,彼此互勉,阿們。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