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分享的消息

11月15日訊息

發佈日期: 2017年11月18日
 
(本主日)所選讀的「福音經課」是︰
 
《馬太福音》25:14-30
 
按才受託的比喻
(路19.11-27)
14「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出外遠行,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15他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出外遠行去了。16那領五千的立刻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17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18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19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20那領五千的又帶著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請看,我又賺了五千。』21主人說:『好,你這又善良又忠心的僕人,你在少許的事上忠心,我要派你管理許多的事,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吧!』22那領二千的也進前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二千。請看,我又賺了二千。』23主人說:『好,你這又善良又忠心的僕人,你在少許的事上忠心,我要派你管理許多的事,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吧!』24那領一千的也進前來,說:『主啊,我知道你,你是個嚴厲的人:沒有種的地方也要收割,沒有播的地方也要收穫,25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裏。請看,你的銀子在這裏。』26他的主人回答他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也要收割,沒有播的地方也要收穫,27就該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28把他這一千奪過來,給那有一萬的。29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30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裏,在那裏他要哀哭切齒了。』」
 
整個《馬太福音》第25章包括了3個有關「天國」的比喻。
 
1. 上主日(11月12日)的「福音經課」(1-13節)「十童女的比喻」是「第一個的比喻」。
 
2. 本主日(11月19日,聖靈降臨期第二十四主日)的「福音經課」(14-30節)--「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是「第二個的比喻」。
 
3. 下主日(11月26日)的「福音經課」(31-46節)「山羊和綿羊的比喻」是「第三個的比喻」。
 
耶穌基督所講的這3個比喻,皆凸顯了和涉及了有關「天國」或主再來時的一些不同的訊息和提醒。
在本主日的「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中,主人按僕人各人的才幹,授予不同的金額,一個五千,一個二千和一個一千(原文直譯為「五個他連得」、「二個他連得」、「一個他連得」。「他連得」是以色列人貨幣的重量單位,這字也與才幹,才能(Talent)之意相涉)。
 
領五千的,又另賺了五千,領二千的,又另賺了二千。他們皆受到完全一樣的稱讚--「好,你這又善良又忠心的僕人,你在少許的事上忠心,我要派你管理許多的事,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吧!」(第21節和第23節)。
 
由此可見,領受的雖然不同,但祇要忠心善用,所受的讚賞是完全一樣的。唯獨那領一千的,因為埋沒所受託付的,沒有盡上責任而受罰(第24-30節)
 
比喻的結尾包含了一個訊息︰「把他這一千奪過來,給那有一萬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第28-29節)
 
「反思的問題」如下︰
 
1. 我們有善用上主所賦予的才幹(包括時間、能力和金錢)嗎?
 
2. 試反思「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叩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的意義?為甚麼竟會如此呢?
 
 
節期與靈修(五十一)
 
─ 大祝謝文(四): 呼求聖靈
 
香港聖公會教會政策文件導向委員會
 
門徒訓練小組
 
呼求聖靈的降臨 (希臘文epiclesis),是《聖餐崇拜禮文》中,每段大祝謝文必然包含的一部分,例如在大祝謝文(乙) 「我們求祢差遣聖靈,降臨在這些餅酒上面……」。這呼求源自東方教會傳統,在這傳統裏,它是整個聖餐祝謝文中最神聖、最莊嚴的時刻,甚至比耶穌基督設立聖餐時的講話更重要。在東正教的聖餐聖事禮儀中,主禮會在呼求聖靈後,完全靜默一段時間,帶領全體會眾虔敬地等候聖靈的降臨,其莊嚴可見一斑。然而,由於聖餐觀上的各種討論,西方教會要到二十世紀,才把這呼求納入大祝謝文之中。
在我們熟識已包含呼求聖靈降臨的大祝謝文裏,呼求聖靈與記念上帝透過耶穌基督所作的救贖工作,常常彼此呼應,使禱告穿越時空。在感恩祝謝的前部分,我們回顧上帝在歷史裏的大能和作為,特別感謝祂差遣祂的獨生子道成肉身拯救世人,為此我們同頌「三聖哉頌」,這部分我們着眼於過去。至於現在,我們祈求聖靈此時此刻降臨在餅、酒和我們之中,使我們透過聖餐得着從上而來的恩典和能力,為主繼續行走世程。記念上帝的工作,加上呼求聖靈的降臨,使我們明白大祝謝文是一個完整的禱告,這禱告帶領我們回顧過去、專注現在和走向將來,在不同的時空中經歷上帝。
 
默想
 
1. 在呼求聖靈的時候,你會帶着甚麼心情等候和迎接聖靈的降臨?
 
2. 在忙碌的生活中,大祝謝文如何帶領我們在聖餐中支取力量?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