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分享的消息

8月2日訊息

發佈日期: 2017年8月06日
 
(本主日)所選讀的「福音經課」是︰
《路加福音》9:28-36
 
耶穌登山顯榮
(太17.1-8;可9.2-8)
 
28說了這些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29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30忽然有摩西和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31他們在榮光裏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完成的事。32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但一清醒,就看見耶穌的榮光和與他一起站著的那兩個人。33二人正要和耶穌分離的時候,彼得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裏真好!我們來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他卻不知道自己在說些甚麼。34說這些話的時候,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他們一進入雲彩就很懼怕。35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他!」36聲音停止後,只見耶穌獨自一人。當那些日子,門徒保持沉默,不把所看見的事告訴任何人。
 
本主日是「基督易容顯光日」(The Transfiguration of our Lord)。本主日所選讀的「福音經課」記載了耶穌基督與3位門徒(即︰彼得、雅各和約翰)登上高山,在那裡有摩西和以利亞來與耶穌基督交談,而耶穌基督在山上變化面貌,顯露榮光。
 
事實上,「耶穌基督登山易容顯光」這一件事蹟,共見於三本「符類福音」。除了本主日的「福音經課」之外,也可參見《馬太福音》第17章1-8節和《馬可福音》第9章2-8節。
 
本主日的「福音經課」(《路加福音》9:28-36)至少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
 
1. 這是解答前文(即︰《路加福音》9:27)耶穌基督的說話--「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經歷死亡以前,必定看見上帝的國」--應如何被了解的其中一個關鍵解釋。此即︰3位門徒在山上看見耶穌基督的「易容顯光」(這是「天國到臨」的表徵記號之一)即代表應驗了耶穌基督的說話(9:27)
 
2. 「我們在這裡真好」(9:33--彼得的反應)可以被解釋為人對生活中的「安舒地帶」(Comfort Zone)的不捨和依戀。然而,長期停留在生活中的「安舒地帶」有可能帶來生命的停滯,有礙生命的前進和成長。
 
3. 「上山」是為了「下山」。屬靈的高峰經驗應該成為信徒努力奮鬥和忠心事奉的動力來源。「上山」不是為了逃避生活或衹為了追求屬靈體驗。「上山」正好是為「下山」去作裝備,讓我們更有勇氣和力量在生活的前線中去服務事奉,去掙扎奮鬥!
 
4. 摩西代表了舊約的「律法」,以利亞代表了舊約的「先知」精神。而耶穌基督正是繼承、成全、和超越律法和先知傳統的集大成者和超越發展者。
 
5. 「你們要聽從他」(即9:35下)表明︰所有信徒必須依從耶穌基督的言論教導和行為指引來生活。
 
「反思的問題」如下︰
 
1. 我們有否對生活中的「安舒地帶」依戀不捨,以至我們的屬靈生命停滯不前?
 
2. 上主指示我們必須聽從聖子耶穌基督。撫心自問︰我們在「聽從耶穌」這一方面,實踐了多少?究竟我們的表現如何?
 
節期與靈修(三十七):祝文
 
香港聖公會教會政策文件導向委員會
門徒訓練小組
 
我們要來到聖餐崇拜召聚(gathering)部份的尾聲,當會眾以《榮歸主頌》心口唱和讚美上主後,我們以該主日《祝文》同心禱告。《祝文》(Collect)在天主教彌撒經書又稱《集禱經》,這一名稱比「祝文」一詞翻譯得更傳神,一方面,這提醒每一位參與崇拜的信徒,我們齊集為要一同禱告上主。另一方面,每主日祝文,皆與當日三段經課互相呼應,濃縮了經文教導,也為當日崇拜的主題教導(講道),有着指引的作用。
 
現時沿用的祝文可追溯至公元五世紀的羅馬教會,而克藍瑪大主教(Thomas Cranmer)在16世紀編修公禱書時,現存大部份主日祝文,也是由他揀選及編譯為英語。祝文的結構有其特定形式,主要分為五個部份:
 
1) 向上帝聖父獻上禱告,但有時為着捍衛聖子耶穌基督的神性,有小部份祝文是向聖子獻上禱告。
 
2) 陳述上帝某種特定的屬性,這往往是第三部份祈求的基礎。
 
3) 祈求通常以全體教會的名義向上主祈求。
 
4) 陳述祈求的目的。
 
5) 以聖子耶穌基督為中保,將禱告獻呈父上帝作結。
 
每主日祝文不單幫助全體會眾準備心靈向主一同禱告,其內容更是很好的靈修材料,幫助我們更認識上主,更懂該如何禱告。
 
默想
 
1. 試選擇數篇你喜愛的主日祝文作為靈修材料,思想裏面對你靈性生命的啟迪。
 
2. 嘗試在祝文中找出那五個部份,並學習以這方式禱告。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