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知多一點點的消息

(十四)大祝謝文(下)

發佈日期: 2010年1月14日
作者 : 孔繁漢
 
 

(十四)大祝謝文(下)

孔繁漢

 

(三)四式大祝謝文的特色

  上文為使讀者對組成大祝謝文之各部份有較初步的認識,而將它們分別說明,可是,正如前言所說,大祝謝文應是一篇一氣呵成的禱文,以下是四式大祝謝文的特色。

 

1. 大祝謝文(甲)(第9-11頁)

  這段較簡短的禱文先以傳統的序禱啟應、序文和三聖哉頌開始,然後為上帝的創造與道成肉身感恩,並特別指出人類在罪中的困境:「當我們陷落到罪惡裡……」(第10頁)對於早期教會的教父來說,「他為要遵行你的旨意,在十字架上將自己獻上,作為全人類完全的活祭……」這概念(第10頁),就是全人類得蒙救贖的象徵,也是源自《歌羅西書120》:「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是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

  在末段裡的「在基督裡永恆新生命的聖潔飲食」(第11頁)、歡呼裡的「基督將要再臨」(第10頁)和最後的懇求「到了末日,就可以與你的眾聖徒,進入你永遠的國,同享喜樂」(第11頁),都為這篇禱文添上末世盼望的色彩,這令我們想起耶穌的說話:「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翰福音654》)

  同時,這篇禱文也扼要地呼求天父差遣聖靈「將我們分別為聖」,以致我們能「和睦團結,恆心服侍你」(第11頁)。

 

2. 大祝謝文(乙)(第12-14頁)

  這禱文是傳統西方教會所用的,起首與(甲)式一樣,是以序禱啟應、序文和三聖哉頌開始(第12頁)。接著便為上帝在創造、呼召以色列和差遣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良善和大愛而感恩(第13頁)。設立聖餐文與(甲)和(丁)式一樣。相對於(甲)式的「宣揚信仰的奧秘」,(乙)式所強調的是「遵照他(主耶穌基督)的命令」,「因此,我們記念他的死,我們傳揚他的復活,我們期待他在榮耀中再臨」(第13頁),當中有「記念」的含義。這篇禱文與(甲)式一樣,都帶有一五四九年《公禱書》的色彩,將呈獻餅酒作為「向你獻上稱頌和感謝的祭」(第14頁)。與(甲)式不同的是,(乙)式直接地懇求上帝「差遣聖靈,降臨在這些餅酒上面……」,而懇求聖靈降臨在會眾當中卻顯得含蓄:「求你使我們與你的聖子結成一體,分享他所獻的祭,以致我們藉著他,被聖靈分別為聖,蒙你悅納。」(第14頁)

  相同地,(乙)式的結語表明末世盼望:「使萬物皆順服基督,並且引領我們進入天國……,承受你為我們所準備的永恆產業」,而在紀念聖者時,也可以加插聖者的名字。(第14頁)

  整篇(乙)式大祝謝文有豐富的聖經引述,例如:

  「因為他從起初揀選了你們,叫你們因信真道,又被聖靈成為聖潔,能以得救。上帝藉我們所傳的福音,你們到這地步……」(《帖撒羅尼迦後書213-14》)

  「都是照著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以弗所書19-1121-23》)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上帝……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希伯來書1116》)

  「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希伯來書59》)

  同時,這篇禱文裡提到先知、道成肉身和末世盼望,故此它特別適合在將臨期、聖誕期、顯現期和聖者紀念日使用。

 

3. 大祝謝文(丙)(第15-17頁)

  這篇禱文有許多與別不同之處,它帶有濃厚的東方教會色彩,其一是包含許多會眾參與的回應,與其餘三式大祝謝文裡大部份由主禮聖品敬讀成一強烈對比;其二是沒有序文,取而代之是在主禮與會眾的一啟一應中,道出了救恩的歷史(第15頁),基本上都包含了(甲)和(乙)式所用序文的內容。

  首先它強調上主的創造:「你一命令,一切便被造成,其中有漫無邊際的太空、銀河、各類星球,和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萬物被造,得以生存,全憑你的旨意。你創造人類,並將記憶、理性和技能賜與我們……

  然後指出人類在罪中墮落:「可是我們卻互相傾軋……在你眼中,我們是罪人。」再加上懇求寬恕的祈求:「主啊,求你憐憫……」並重述舊約聖經裡上帝如何呼召子民歸回祂的懷抱,而整個救恩歷史的高峰,便是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和救贖的宣揚;卻由會眾說出:「因他流的血,我們得以你復和。因他所受的傷,我們得醫治。」(第15頁)這令我們記起《以賽亞書535》最後一首「僕人之歌」裡的名句:「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在這一啟一應裡,藉著具體和細微的禱告內容,激發我們出於對上帝創造、供應、帶領、垂顧、赦免和救贖,而向祂呈獻感謝。

  在三聖哉頌前的引句裡,這禱文特別強調我們是「與眾天軍、眾先知、使徒和殉道者,並與歷代在盼望中仰望你的人」(第16頁)一同頌歌、稱讚頌揚上主,讓我們知道在聖餐中,我們不是個別地參與,也不單是與同處一地的信徒一同參與,更是與歷代知名與不知名的信徒相通。昔日舊約時代裡,上帝的拯救、「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生命回應、先知對呼召的回應、祭司的盡忠職守、歷代人物對上帝作出的不同回應,此時此刻的我們,也與他們一起回應上帝。

  這禱文獨特之處,也包括它將「呈獻」和「懇求聖靈來臨」放在設立聖餐文之前,表明「我們將這些禮物呈獻給你……使來到聖桌前領受聖餐的人,都可以分享我們的主基督的神聖生命」,這是要先提醒會眾在受洗時已「藉水和聖靈成為你的新子民」。(第16頁)

  這篇禱文以「慶祝」為整句的鑰字,我們的《第二式》禮文譯作:「我們宣揚他的死,我們慶祝他的復活,我們期待他的再臨。」英文原為:『We celebrate his death and resurrection……』。

  正如(乙)式一樣,(丙)式也有豐富的聖經引述,例如:「『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上帝,就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出埃及記315》)「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彼得前書13》)。「求你開啟我們的眼睛」和「復活的主,求你在我們擘餅之時親臨在我們中間,與我們同在」,出自耶穌在以馬忤斯向兩位門徒的顯現:「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纔認出他來……」(《路加福音2431》)

  禱文末段的懇求(第17頁)強調領餐的意義在於「服事」和「更新自己」,又藉此恩典,使信眾「在基督內成為一體,同有一個心志」,這樣我們才配「奉他的名服務世人」,可見在聖餐裡加強我們團結合一的重要性。

  最後禱文道出我們是「藉賴我們的大祭司耶穌基督而求」(第17頁),正讓我們想起:「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便當持守所承認的道。」(《希伯來書414》)

 

 

4. 大祝謝文(丁)(第18-21頁)

  這篇禱文相當獨特,它是四式大祝謝文中最長的一篇,同時,它既是最新的,卻又是最古舊的!一九七四年,一群羅馬大公教會、聖公宗和改革宗各教會的美國學者聚集一起,計劃草擬一篇能為各宗派教會所接納的大祝謝文。於是他們找到了四世紀聖者大巴西流的禮儀(Liturgy of St. Basil the Great),是屬於東正教會的禮儀。它的特點是流傳甚廣、源遠流長,所包含的信仰意義相當豐富,更是為東、西方基督教會所接納。經編修後,這篇(丁)式於一九七六年寫成。

  (丁)式在「設立聖餐文」前的一大段(第18-19頁),其實是取材自羅馬大公教會以拉丁文寫成之《聖事書》(the Roman sacramentary)的翻譯。(按:在我們《聖餐禮文第二式》中文版本裡的這部份是由林壽楓牧師翻譯。)由於它出自東方教會傳統,所以是沒有序文的,救恩歷史都滲透在整篇大祝謝文(丁)的字裡行間,細微的敘述裡洋溢著對上帝的讚美,不斷重覆著「榮耀」(glorify)、「感謝」(thanks)、「無量榮光」(light inaccessible)、「燦爛的光輝」(splendour of your radiance)、「歡喜快樂」(rejoice)、「永不止息的頌讚」(unceasing praise)、「稱讚/頌揚」(acclaim)等。故此,大祝謝文(丁)的歡呼與別不同,不是「信仰奧秘」(甲式)和「命令」(乙式),而是:「主我們的上帝,我們讚美你,頌揚你,我們感謝你,我們向你祈求。」既易明,又反映出東方教會傳統裡極為強調的讚美元素。

  設立聖餐文取自上文所述的大祝謝文(甲)和(乙)式;「追念文」、「呈獻」和「懇求聖靈降臨」基本上是聖巴西流禮儀最早期的版本;復加上「生命之糧和救恩的杯──聖子耶穌基督的聖體和寶血」,則出自較晚期的版本。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丁)式裡,我們是先懇求上帝「差遣聖靈降臨在我們當中」,才把餅和酒分別為聖,次序上與重提我們受洗時「藉水和聖靈」成為新子民的(丙)式相近,而與(甲)(乙)兩式不同。這樣看來,惟有當我們先被聖靈光照,才能看出餅和酒的更新。

  在《第二式》第21頁,有許多以「求你」為首的懇求句,都是其餘三式大祝謝文沒有的。為領餐者代求、四段在方括號內的禱文(為在教會中事奉者、為所有子民、和為在基督裡安息的人代求等),以及末段讚美三位一體上帝,都源自於羅馬大公教會的《聖事書》;而為教會代求「求你眷念蒙基督的寶血所救贖、並由使徒所傳的聖而公的教會……」和「求你使我們能夠與……歷代蒙你寵愛的聖者(可加上是日紀念之聖者名字)……」則源自聖巴西流禮儀。更特別的是,(丁)式提供空間讓我們可以指明為特定的人代禱。

  這篇既新且舊的(丁)式大祝謝文,更帶著濃厚的歷史感和教會合一意義,幾乎將所有其他各式的大祝謝文元素都包含在內。它強調上帝是「惟一的」,禱文裡用「一切」、「萬物」、「全世界」、「一切被造之物」,在末段更使用「分享」(share)(第21頁)一詞,以別於(甲)式的「領受」(receive)(第11頁)。(按:讀者可參閱(乙)和(丙)式的英文版本,都沒有直接說我們是一起「分享」餅酒。)「聯成一體,同有一個心志」、「合一」、、「保守它得享平安」「共同繼承天國的產業」等句,都不斷提醒我們當負起促進教會合一共融的使命。

 

(四)結語

  當我們細心閱讀《第二式》裡四式大祝謝文起首的「儀注」(rubrics)時,便會讀到「全體站立」四個小字。

  原來《公禱書》聖餐崇拜禮文由「總禱」開始,以至大祝謝文(即「啟應文」、「三聖哉頌」、「祝文」(即序文)和「祝聖餅酒禮文」,整個聖事禮儀的過程裡,會眾都是跪下聆聽牧師恭讀,只在啟應時有回應,這裡營造的是肅穆莊嚴的氣氛,所以跪下的禮儀動作較為適合。

  《第二式》與《公禱書》各有千秋,都把崇拜的人提昇至更能與主親近的境界。然而《第二式》禮儀的目的,是要帶出喜樂的信息。

  惟有奴僕和有罪的人才需要下跪,而禮儀學者卻要帶出「基督徒既然是從罪中得釋放,便享有新生的自由」的喜樂信息,也正如本文起首提出,「祝聖」的意義在於「感謝」,所以在這聖餐禮儀裡,我們下跪的時間被減至最低限度;在整篇大祝謝文裡,我們都是站立參與,因為「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前書517

  大祝謝文裡的豐盛資源,使我們體驗到崇拜生命可以是多姿多采的,既有歷史根源,又有更新的創意!

  就讓我們懷著喜樂歡欣的心,來到上帝面前,無論是聖品還是平信徒,都昂然站立在聖桌四周,以餅和酒作為焦點,一同參與這篇一氣呵成的祝謝禱告,一同讚美,一同感謝,一同懇求,一同分享!

 
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
 
返回